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生態新亮點 太魯閣布洛灣打造蜂旅館: 認識害羞友善的獨居蜂

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廖靜清
資料提供: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主旨為推廣蜜蜂扮演穩定生態系的角色,以及認識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全世界的蜂類超過2萬多種,除了民眾熟知的溫馴蜜蜂、兇猛虎頭蜂,其他屬於單打獨鬥的「獨居蜂」,佔了蜂種近9成,代表森林、綠地、行道樹等植物,大多是由獨居蜂授粉,且效率高出蜜蜂百倍,被喻為「授粉大軍」。

近距離觀察雌蜂產卵、築巢、覓食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太管處) 布洛灣管理站,長期觀察記錄動植物,發現當地有許多獨居蜂種類,近年利用廢棄步道的木材與竹管打造「蜂旅館」,吸引許多獨居蜂進駐,尤其是雌蜂在此產卵,住房率超過預期,可說是一房難求。

民眾探訪布洛灣遊憩區的環流丘步道,可站在觀景平臺上俯瞰整個立霧溪壯景,以及近距離觀察獨居蜂生態,包括天然材料製成的大型裝置藝術以及雌蜂繁衍、築巢、覓食的過程。

民眾探訪布洛灣遊憩區的環流丘步道,可站在觀景平臺上俯瞰整個立霧溪壯景,以及近距離觀察獨居蜂生態(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民眾探訪布洛灣遊憩區的環流丘步道,可站在觀景平臺上
俯瞰整個立霧溪壯景,以及近距離觀察獨居蜂生態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布洛灣管理站解釋,獨居蜂泛指獨自生活、不產蜜的非群聚居蜜蜂,牠們的個性低調害羞、不會主動攻擊、看到人類就先躲,在大自然中身負授粉任務,可說是重要環境指標。吃素的獨居蜂為植物授粉,葷食的獨居蜂則除去害蟲或是「被吃」,例如肉食性的蜾蠃。牠們的行為也豐富多變,尤其是居住習性,住在樹洞、竹管、壁縫、土巢、人工遮雨處等。

融合自然的木造小屋放置林間步道

位處生態資源豐富的布洛灣,管理站人員發現園區有多元的獨居蜂,近2-3年來,利用疫情人潮較少的期間,親自動手蓋「蜂旅館」,環保運用廢棄木板與竹管,參考國外方式製作不同管徑、深度的孔洞,更融入太魯閣族的木雕造型、原住民圖騰等元素,營造出濃濃的部落氛圍。

「蜂旅館」融入太魯閣族的木雕造型、原住民圖騰等元素,營造出濃濃的部落氛圍(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蜂旅館」融入太魯閣族的木雕造型、原住民圖騰等元素,
營造出濃濃的部落氛圍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自2021年開始,工作人員在環流丘步道的林間和伊達斯廳外牆放置了10個小型的獨居蜂旅館,入住效果不錯,幾乎是滿房狀態。

2022年10月再推第2期計畫,由園區太魯閣族年輕人協助手作,廢棄天然材料無額外費用支出,精緻的大型獨居蜂旅館放置在通往山月吊橋的步道上。年輕族人傳承精巧的手工技藝,以科學輔以美學的概念打造大型獨居蜂旅館,獨特造型成為園區新亮點。

周邊加裝竹子圍籬防止遊客觸摸,也加設了文字解說,讓民眾認識同樣辛勤工作的獨居蜂,破除過往僅有蜜蜂與虎頭蜂的印象。

「蜂旅館」環保運用廢棄木板與竹管,參考國外方式製作不同管徑、深度的孔洞(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蜂旅館」環保運用廢棄木板與竹管,參考國外方式
製作不同管徑、深度的孔洞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布洛灣進行第3期蜂旅館建置計畫

隨著疫情緩解,民眾陸續回訪布洛灣臺地各景點,每每駐足在蜂旅館前觀察進進出出的房客,總是對獨居蜂生態感到神奇與驚豔!布洛灣管理站的第3期蜂旅館建置計畫已進行中,將增加壓克力板的透明材質,將有機會看到牠們不一樣的生活樣貌。

未來將增設解說牌和摺頁簡介,例如蜾蠃、木蜂、蘆蜂、扁股泥蜂等常客。同時也提供同仁觀察獨居蜂的住房情形,藉由蜂類生態監控了解自然警訊,也播下友善土地的種子。

民眾參觀並觀察設置在伊達斯廳外牆上的蜂旅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民眾參觀並觀察設置在伊達斯廳外牆上的蜂旅館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除了蜂旅館建置計畫,布洛灣管理站也規劃一系列教育訓練,長期培訓國家公園的解說員推廣獨居蜂生態教育工作,讓民眾親近認識這塊土地,也讓環境教育向下扎根。

獨居蜂分布廣泛,但是在都市裡,牠們很難找到安身立命的棲所,民眾可以在自家庭院、陽臺準備一些枯枝或是竹竿、植物粗梗,做為吸引原生獨居蜂的旅館。

布洛灣管理站規劃一系列教育訓練,長期培訓國家公園的解說員認識並推廣獨居蜂生態教育工作(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布洛灣管理站規劃一系列教育訓練,長期培訓國家公園的解說員認識
並推廣獨居蜂生態教育工作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