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起點 - 十至十二月
今日,我們知道已有超過80億人在地球上生活,但卻可能不知道,一湯匙土壤裡的生物比地球上的人口還要多。
這些土壤和土壤裡的生物,為我們帶來全球95%的糧食,其中,土壤還包含15種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化學元素,對糧食生產乃至於全體動物生命續存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從細菌、真菌到蚯蚓、節肢動物,由生物、礦物質和有機成分組成的土壤,和你我一樣,需要均衡、適量、持續的營養物質供應,以保證健康。
但根據聯合國調查,全球有1/3的土壤退化,且每年流失240億公噸的土壤,與自然界約500 年才能生成2.5公分厚的土壤相比,顯然生成遠遠追不上流失的速度,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污染更是讓情況雪上加霜。
在過去70年裡,過度使用農藥和肥料造成的土地退化,使食物中的維生素和營養素水準急劇下降,估計約有20億人陷入缺乏微量營養素的「隱性飢餓」危機,且嚴重污染土壤,甚至導致氣候變化。
為提高對土壤的認識,鼓勵改善土壤健康,一同維護健康生態系統和人類福祉,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12月5日訂為「世界土壤日」,讓人們積極關注並實踐土壤資源的永續管理,讓健康土壤孕育健康食物,孕育健康未來世代。
10月1日 國際浣熊日International Raccoon Appreciation Day
浣熊的可愛形象,只存在於卡通裡。牠們在北美時常翻找垃圾桶、在屋頂鑿洞築巢,甚至為搶食而攻擊人類和家寵,讓人恨得牙癢癢。而亞洲則在掀起飼養潮後,因其難以馴化的特性,造成大量棄養、逃脫事件,日本因浣熊造成的農損曾高達上億日圓。臺灣於2022年起將浣熊列為「不得基於商業目的」申請輸入的管制物種。
10月4日 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
這個由一群生態學者於1931年發起的節日,提醒世人尊重生命,從聚焦保育瀕危動物,逐漸拓展為「增進動物福祉、友善動物環境」,每年全球各地的團體和民眾以各種方式愛護及感謝動物們──包括實驗動物與經濟動物等。
10月5日 (臺灣)石虎日
臺灣僅有2種野生貓科,在臺灣雲豹極有可能已經滅絕後,石虎成為僅存的1 種。外觀雖類似家貓,但具有耳背白色斑塊、雙眼內側白紋、身上黑色圓斑等容易辨識的特色。生存的威脅包括:棲地消失及破碎化、路殺,遊蕩犬貓攻擊等,林業署自2019年起推動友善石虎生態給付試辦計畫,透過獎勵機制協助雞農處理石虎入侵問題,讓居民一同參與保育行動。
10月7日 世界健行日(每年10月第1個週末)World Walking Day
健行是不分年齡、身分、專長與性別都能進行的運動,臺灣各地步道系統發達,交通易達性高,是最適合親近自然、走向健康的途徑。而在政府開放山林後,相關團體也強化提倡LNT(無痕山林)、淨山與生態保育的觀念,讓人們透過健行帶回健康、不留痕跡。
10月12日 世界懶熊日World Sloth Bear Day
動畫電影《森林王子》中可愛的「巴魯」(Baloo)原型就是懶熊。牠們能像樹獺一樣倒掛著,在樹上進食和休息,唇內無門牙的構造有利於捕食昆蟲。和其他野生動物一樣,面臨棲地開發、盜獵等威脅,現況十分嚴峻。
10月13日 國際減少災害風險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聯合國統計,僅2014年,全球因自然災害而新增的流離失所人口就高達1,930萬,其中氣候變遷導致全球面臨的災害風險和損失急遽上升。《仙台減少災害風險框架》的主要目標是避免產生新的風險並減少現有風險,在此之前,國家公園等保護區的設置皆已被證實可以調節微氣候或是維持氣候的穩定,多年來,臺灣國家公園的環境生態監測、基礎資料庫建立及環境教育推廣,皆為因應全球暖化衝擊建立良好基礎。
10月14日 世界候鳥日(每年5 月及10 月的第二個週六)World Migratory Bird Day
數千公里的遷徙中,候鳥可能遭遇天敵或惡劣氣候,甚至因光害影響飛行方向。臺灣位處東亞澳候鳥遷線上,沿海的廢棄物如魚網、寶特瓶、塑膠袋等,也會增加覓食的難度和鳥傷的機會,清潔海岸環境,也是我們能做的待客之道。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1945年設立此日,希望藉由這天探討糧食安全與飢餓等問題,喚起世界對糧食和農業的重視。尤其2020年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後,流行病、區域衝突、氣候暖化、物價上漲和國際緊張局勢等,都深刻影響著全球糧食安全,各國都必須慎重思考戰勝飢餓、營養不良和貧困的解方。
10月16日 世界蚯蚓日World Earthworm Day
蚯蚓生態學之父查理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0月出版了《腐植土的產生與蚯蚓的作用》一書,打開了認識蚯蚓的重要入口。蚯蚓能幫助養分循環、土壤結構改善,是維持土地健康的重要角色,這一天讓全世界有機會慶祝此種在生態上至關重要卻被低估的動物。
10月21日 全國爬蟲日National Reptile Awareness Day
這個由美國的爬蟲類愛好者所創立的節日,希望能破除人們對爬蟲動物的刻板印象。臺灣在2001年正式開放兩棲爬蟲類合法進口後,爬蟲作為寵物越來越常見,從蜥蜴、龜鱉、蛇類,到體積較大的鱷魚、象龜等,各有所愛。但如綠鬣蜥之類體型增長速度快的爬蟲,卻在遭到人類棄養後快速繁殖,造成臺灣各地嚴重的生態危機。
10月22日 國際袋熊日International Wombat Day
袋熊是有袋類動物的一種,主要生活在澳洲東南部和外海的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以草、樹皮及樹根為主食,平時行動緩慢,但遇到緊急狀況速度也能飆到時速40公里。其最有名的方正塊狀糞便具有劃分勢力範圍、標示邊界的用途。
10月24日 世界袋鼠日World Kangaroo Day
袋鼠是澳洲最具代表性的動物之一,當地約有50餘種,因數量過多,官方允許進行商業獵捕,數據顯示,袋鼠皮、肉等相關產品可出口至近70個國家,商業價值每年可達約1.33億美元。然而2019年澳洲大火後,有人開始為袋鼠發聲,認為應透過獵殺以外的方式控制族群。
10月 領養流浪狗月Adopt a Shelter Dog Month
美國愛護動物協會所發起的「領養流浪狗月」,至今已42個年頭。雖然近年「領養代替購買」已深植人心,但收容所和志工也時時提醒領養人,必須先妥善評估自身條件,並做好面臨各種挑戰的心理準備再付諸行動,才不會讓善意造成遺憾。
11月3日 世界水母日World Jellyfish Day
目前全球已知約有250種水母,大部分為肉食性,以捕食浮游生物與小型魚類維生,觸手上的刺細胞能分泌毒素,麻痺獵物,其中一小部分更擁有能致人於死的神經劇毒,例如常見於臺灣的僧帽水母。若不慎觸碰到僧帽水母,應先以卡片、手套等工具將觸手移除,並用海域海水沖洗觸碰區域。
11月11日 全國有機農業日
選擇雙11作為全國有機農業日,是因為十與一能合體成為「土」字,藉此強調土壤是農業的根本,你我、萬物皆仰賴大地而生,有機農業是守護環境的重要一步。在官田發生大量保育類動物水雉與其他鳥類誤食農藥的事件後,2010 年推廣友善耕作的綠色保育標章應運而生,期待生產作物同時兼顧生態環境。
11月26日 世界關注無尾熊日World Lewis Day
仔細看,這個節日的英文原名並未出現Koala(無尾熊),這是因為2019年澳洲發生極為嚴重的森林野火,當時一隻多處灼傷的無尾熊被人救下,取名Lewis。這場大火使原本就已數量稀少的無尾熊驟減6萬隻,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已將牠們列入「易危物種」。
11月29日 世界食蟻獸日World Anteater Day
食蟻獸共有2科4種,除了吃螞蟻也吃白蟻。臺北市立動物園裡有全臺唯一的大食蟻獸,每天可以吃掉約3萬隻螞蟻,沒有牙齒的牠以長爪挖開蟻丘後,將覆蓋黏稠唾液的長舌頭,伸入蟻巢內搜索。新陳代謝緩慢的牠和無尾熊相似,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
12月4日 世界野生動物保育日World Wildlife Conservation Day
調查顯示,自1970年以來,地球上哺乳類、魚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平均數量已減少60%,與你我生存息息相關的生物多樣性正在快速崩毀。2012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蕊.柯林頓推動此節日,盼推廣保育意識,第一步可從友善環境的消費做起。
12月4日 國際獵豹日International Cheetah Day
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瞬間時速可超過120公里,但仍舊逃離不了人類帶來的生存危機。非法捕獵和走私盛行,尤其部分富豪將擁有獵豹視為奢華象徵,讓獵豹數量比起20世紀初少了90%,目前僅存約7,000隻。
12月11日 國際山岳日International Mountain Day
山區居住著地球上約15%的人口,也是世上半數生物多樣性的所在地點。2003年聯合國設立此節日,敦促國際社會關注山岳地區的發展與限制,重視保護山區生態系統和促進山區居民福祉。
12月14日 猴子日Monkey Day
全球約有超過260種猴子,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臺灣獼猴,全臺數量預估超過25萬隻。隨著越來越多地區人猴衝突日增,如何找到和平共處之道,是迫在眉睫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