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家公園季刊

2023年十二月號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回本期目錄
地球生態節日誌

守護牠們就是守護你我 - 一至三月

第1頁,共1頁
封面圖片
封面圖片

守護牠們就是守護你我

一至三月

雖然塑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人造材料早已滲透進你我生活的每個部份,但仍無法完全取代野生動植物帶來的貢獻,包括食物、能源、材料、醫藥等各面向,然而,今天有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不僅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危機,也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1973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會員國共同簽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許可證制度管理瀕危動植物的進出口,40年後,聯合國將簽約的3月3日宣布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World Wildlife Day)」,希望提高人們對地球的認識並造福動植物群,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物種減少。

2015年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為17項核心目標之一,重要性不言可喻,而今年更迎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瀕危物種公約)通過50週年的特別時刻,因此將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訂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夥伴關係」,向做出貢獻的人致敬。

聯合國指出,夥伴關係既可以跨國跨組職運作,也可以只涉及一個社區或一所學校,也可能僅僅是一場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有關的義賣活動,或是在網上發佈照片,以提高人們對瀕危物種的認識,只要能付諸行動,對恢復關鍵物種、恢復生態系統都能產生意義。

如今,瀕危物種公約為37,000多種動植物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保護,以此公約為橋樑搭起的夥伴關係包含聯合國機構、私營部門組織、慈善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等,都將繼續致力於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永續利用,並持續打擊非法貿易和野生動植物的消耗,共同努力改變與自然的關係,這對地球一切生命的未來至關重要。

斑嘴環企鵝/ Diego Delso攝
(delso.photo, License CC-BY-SA)
斑嘴環企鵝/ Diego Delso攝 (delso.photo, License CC-BY-SA)

一月一日~二月十五日

1/21企鵝關注日 Penguin Awareness Day

企鵝是鳥嗎?是的,牠們屬於鳥綱企鵝目,因翅膀演化為鰭狀肢如同船槳,適合在水下游動無法飛行。那麼,企鵝都生活在南極嗎?不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18種企鵝中,包括居住在非洲的斑嘴環企鵝、生活在大洋洲企鵝的小藍企鵝,以及在赤道附近活動的加拉巴哥環企鵝。但1990年代以來,各地的企鵝面臨過度捕撈導致的食物短缺,以及海洋垃圾造成的生命威脅,南極海冰驟減也影響南極企鵝的生存,危機迫在眉睫。

坦尚尼亞恩格羅恩戈羅火山口的平原斑馬
/Muhammad Mahdi Karim 提供(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lains_Zebra_Equus_quagga.jpg)
坦尚尼亞恩格羅恩戈羅火山口的平原斑馬 /Muhammad Mahdi Karim 提供(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lains_Zebra_Equus_quagga.jpg)

1/31國際斑馬日International Zebra Day

非洲草原印象中不可或缺的斑馬,現存三種:平原斑馬、細紋斑馬及山斑馬。牠們身上的斑紋就像每個人的指紋一樣,皆不相同,近年的研究也發現,其黑白相間的斑紋有助於避免被非洲馬蠅叮咬。不過,在充滿掠食者的生活環境中,這些條紋有什麼好處呢?有學者推測,當斑馬齊聚,視覺上如同一個大型的黑白條紋集合體,也就不易被掠食者單獨鎖定個體下手。但面對人類取得斑馬皮的需求,已使細紋斑馬及山斑馬被列為瀕危動物。

高美溼地核心區長滿雲林莞草/ Yiken 提供
( 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anoramic_of_Gaomei_Wetland.JPG)
高美溼地核心區長滿雲林莞草/ Yiken 提供 ( 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anoramic_of_Gaomei_Wetland.JPG)

2/2世界濕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1960年起,歐洲的保育人士發現水鳥日益減少可能源於濕地環境急遽消失或遭破壞,開始推動保育工作,其後在伊朗政府促成下起草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全名為「關於特別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並在聯合國認可下成為聯合國第一個處理環境議題的公約,1971年2月2日由締約國共同簽署,1997年開始更將此日定為世界濕地日。臺灣於2015年實施《濕地保育法》後,現有國際級濕地2處、國家級濕地40處、地方級濕地16處(3處暫定)。

古埃及的刺蝟彩陶/ Gary Lee Todd, Ph.D. 提供(來源:https://flickr.com/photos/101561334@N08/28716615256)

2/2國際刺蝟日National Hedgehog Day

相傳古羅馬人相信,在2月初看見刺蝟代表春天即將到來,與北美盛行的觀察土撥鼠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在許多文化中,刺蝟也是一種常見的食物來源,從古埃及到中世紀的歐洲皆有相關記載。另一方面,刺蝟從冬眠至甦醒的過程也被賦予重生與復興的意義,無論是作為食物或精神象徵,其存在也成為藝術家的謬思,經常被創作成彩陶瓶等作品。

達爾文/Julia Margaret Cameron攝(公開領域)

2/12達爾文日Darwin Day

200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迎來出版150周年的慶祝活動,這本提出演化論與天擇機制的重要著作在當時的英國引發近20年的論戰,內容除了寫下他乘坐小獵犬號長達5年的旅程中所觀察到的物種演化論點外,也記錄了發表學說的心路歷程,以及因病痛帶來的身心煎熬。從1836年結束旅程歸國至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期間,他不斷請教好友和學者希望讓理論更加完整,直到收到年輕科學家華萊士寄來的一篇論文,與其論點不謀而合,終促成此書出版,為科學研究翻開新篇章。

河馬的牙齒也受到人類覬覦/ Art G.提供(來源:https://www.flickr.com/ photos/44237541@N00/1923939351)

2/15世界河馬日World Hippo Day

河馬的外型讓人較難想像他和鯨魚、海豚擁有較密切的親緣關係,而他的草食食性,也無法聯想牠極強的攻擊性,讓牠成為非洲每年咬死最多人類的哺乳動物。牠的皮層厚達6公分,原是保護自己不受掠食者或其他同類傷害,但也招致覬覦,成為非法狩獵的目標,加上國際間禁止象牙貿易後,河馬的牙齒便成為「負擔得起的替代品」,持續的獵殺和棲地破壞,讓這種曾經生活在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壯碩哺乳動物,變成亟需保育的瀕危動物。

北極熊母子/ Alan D. Wilson(提供 https://www.naturespicsonline.com/ galleries/Nature33/_mg_6542a.htm)

二月二十七日~三月二十日

2/27國際北極熊日International Polar Bear Day

能夠捕食海豹的北極熊,看似凶猛,但面對環境變化仍顯蚍蜉撼樹。19世紀中期,高漲的石油需求讓海上油井快速增加,導致棲地限縮外也常見海上漏油釀成重大汙染。進入20世紀後,溫室效應使北極海冰快速融化,提高捕食海豹的難度,飢餓使得原本在熊類中生育率最低的北極熊繁衍狀況進一步惡化,據估計,我們將於8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迎接北極熊滅絕的悲劇。

穿山甲/陽管處提供

每年2月第3個星期六 世界穿山甲日World Pangolin Day

2023年初,捷克布拉格動物園傳來喜訊,臺灣贈送的一對穿山甲生下小寶寶,成為第一隻在歐洲誕生的穿山甲寶寶。在目前世界僅存的8種穿山甲中,分屬於中華穿山甲的臺灣穿山甲為臺灣特有種,並創下全球人工哺育穿山甲最久的經驗,然而社會的保育意識雖有提升,野生族群仍面對遊蕩犬隻攻擊、獸夾陷阱等威脅,加上仍有人深信其鱗片的食補藥效,盜獵買賣依舊猖獗。(其實牠們的鱗片成份與人類指甲差不多)

虎鯨/mikebaird 提供(來源:https://www.flickr.
com/photos/72825507@N00/13955958147)
虎鯨/ mikebaird 提供(來源:https://www.flickr. com/photos/72825507@N00/13955958147)

每年2月的第3個星期日 世界鯨魚日World Whale Day

據統計,自2010年來鯨魚數量下降約26%,除了人類的大量捕撈行為造成食物短缺,蓬勃發展的海洋產業也壓縮或干擾了牠們的生存空間。例如,在許多地方──包括臺灣,賞鯨都是重要的商業活動,部分業主以追逐、餵食等方式滿足消費者,可能導致鯨魚受到傷害,此外,終止海洋生物圈養表演行為亦是目前國際的趨勢,要達成目標,也有賴消費者有意識改變自身的消費行為。

美國的植樹節活動/Kemberly Groue攝(公開領域)
美國的植樹節活動/Kemberly Groue攝(公開領域)

3/12植樹節Arbor Day

植樹節在世界各國有略有不同的名稱,選擇在春季或秋季慶祝,但都是希望透過行動落實綠化,提升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1872年美國總統格蘭特簽署了《國家公園法案》後,開啟美國植樹節的傳統,而臺灣的植樹節則源於紀念國父孫中山,至今每到3月12日各地都以舉辦植樹或綠化活動響應。

麻雀/太管處提供
麻雀/太管處提供

3/12世界麻雀日World Sparrow Day

說到「保育」,容易讓人聯想保育稀有、瀕危的物種,但一些常見的鳥種如: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等族群數也在快速崩解,是反映周邊環境的指標。此節日的原由,就是發起團體希望人們注意到習以為常的物種身上正在發生的變化,若無法及時採取保育行動,今日的常見物種就是明日的瀕危甚至消失物種。

萊茵河/EinDao 提供(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
wiki/File:Panorama,_Rheinfelden,_Aargau,_Rhein.jpg)
萊茵河/EinDao 提供(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 wiki/File:Panorama,_Rheinfelden,_Aargau,_Rhein.jpg)

3/14國際河流行動日International Day of Action for Rivers

河流為我們帶來農業、生活、孕育生命的水源,此節日希望全球各地民眾能自發守護河流生態系統的健康。說起國際上重要的守護河流行動,萊茵河的案例十分具有代表性,19世紀下半葉,萊茵河流域一度被稱為「歐洲下水道」和「歐洲公共廁所」,流域內的各國於 20 世紀痛定思痛,在1976年簽署了控制各類汙染的公約,並建立起監測系統和水質預警系統,1987年更通過的「萊茵河行動計畫」,從整體生態系統出發來考慮治理策略,逐步看見成效。

莫氏樹蛙/雪管處提供
莫氏樹蛙/雪管處提供

三月二十日~三月三十一日

3/20世界青蛙日World Frog Day

目前全球蛙類預估高達6,000多種,為何是「預估」呢?其實還有許多蛙類品種尚未被發現、分類。牠們數量雖多,但仰賴乾淨水源與棲地維生,目前已有逾30%蛙類瀕危、甚至滅絕。在臺灣,有近40種蛙類,樹蛙科就佔10種,且多達7種為臺灣特有種。其中,莫氏樹蛙是臺灣分布最廣的樹蛙,有橘紅色的眼睛,體側有黑色斑點,後大腿內側的紅底黑斑十分醒目。在下雨天特別活躍,因此又有「雨怪(臺語)」之稱。

國家公園守護珍貴森林資源/楊懷智攝
國家公園守護珍貴森林資源/楊懷智攝

3/21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也譯為「世界林業節」,強調我們不僅是保護森林,同時保護了森林裡的生態系,包含肉眼看不到的菌絲們,其存在更攸關碳循環與水循環。我國森林面積達219.7萬公頃,約佔國土60.71%,每年可淨吸收約5億噸的碳,每個人平均森林面積約為278坪(920平方公尺)。此外,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雖為亞洲第一,但臺灣受保護森林比例達52%,於世界各國排名第19名,居亞洲國家首位。

七家灣溪是櫻花鉤吻鮭的重要棲地,也是臺灣中部地區的水源之一/雪管處提供
七家灣溪是櫻花鉤吻鮭的重要棲地,也是臺灣中部地區的水源之一/雪管處提供

3/22世界水資源日World Day for Water

2022年全球人口突破80億人,其中卻有超過1/4無法獲得安全的用水,2015 年全世界雖承諾至2030年人人都能享有安全管理的水和環境衛生,並將其列為永續發展目標,但聯合國指出現在正嚴重偏離目標。根據年度報告《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2023年的世界水資源日以「加速變革,解決水和環境衛生危機」為宗旨,期許各國政府的工作速度必須平均加快4倍,改變水循環的失調帶來的各項危機。

1950年代的手繪天氣圖/日本
氣象廳提供
1950年代的手繪天氣圖/日本 氣象廳提供

3/23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為紀念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成立,以及《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生效,特制定此節日。19世紀德國人繪製了第一張地面天氣圖,開啟近代天氣分析和預報方法,直到近幾十年電腦化、自動化的設備成熟前,氣象人員都必須以人工方式,進行地面觀測、無線電發報、高空觀測、雷達觀測、衛星資料解析、填繪天氣圖等工作,光是繪製一張高空天氣圖就至少需3.5小時,與現在以「秒」為單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臺灣黑熊/玉管處提供
臺灣黑熊/玉管處提供

3/23世界熊日World Bear Day

熊是獨居哺乳動物,在北美、南美、歐洲和亞洲等地共有六屬八種熊科動物:北極熊、棕熊、美洲黑熊、亞洲黑熊、大熊貓、懶熊、眼鏡熊、馬來熊,其中6種在 IUCN 紅色名錄上列為受到威脅或易受傷害。臺灣黑熊屬於亞洲黑熊的7個亞種之一,為臺灣特有種,推測僅剩下約200 ~ 600隻。臺灣黑熊也是世界上唯一會在地面築巢的熊,將芒草或灌叢的枝條壓折成碗狀,夜晚在巢中休息。(5/10也是世界熊日)

香港維多利亞港地球一小時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ONG_KONG_Earth_hour2010a.JPG Cychk
香港維多利亞港地球一小時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ONG_KONG_Earth_hour2010a.JPG Cychk

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倒數第二個星期六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

2007年,「地球一小時」首次於澳洲雪梨舉行,目前已有190個國家與區域,及超過18,000多個世界地標一起支持響應,於節日當天20:30至21:30暫時關閉不需使用的電燈與電器。雖然參與者持續增加,但也有研究者提出數據,表示參加地球一小時的人對環保議題的關注程度並無顯著提升,要如何讓大眾透過象徵性的行動改變自身的長期行為,實踐節能減碳,是此類一次性、節慶性活動的重要課題。

回本期目錄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