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臺灣國家公園

電話:+886-(7)-3601898
地址:81157 高雄市楠梓區德民路24號
海洋國家公園官網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東吉嶼燈塔-陳冠廷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東吉嶼燈塔(陳冠廷攝)

地理環境

澎湖南方四島位於澎湖南方的東嶼坪嶼、西嶼坪嶼、東吉嶼、西吉嶼合稱澎湖南方四島,位於約東經119°30'至119°41',北緯23°14'至23°16'之間,除了面積較大的四個主要島嶼外,還包括周邊的頭巾、鐵砧、鐘仔、豬母礁、鋤頭嶼等附屬島礁。

於南方四島遺世獨立,加上近幾十年來受到產業結構轉型、交通不便造成物資補給不易等影響,人口逐漸外移,現今島上除了少數居民外,平日少有遊客造訪。

未經過度開發的南方四島,無論是自然生態、地質景觀或人文史跡等資源,都維持著原始、低污染的天然樣貌,尤其附近海域覆蓋率極高的珊瑚礁更是汪洋中的珍貴資產。值得遊客前來體驗南方四島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

東嶼坪嶼

東嶼坪嶼位於澎湖縣望安鄉南方偏東處,東經119°30'59.41''與北緯23°15'36.67'',面積約0.4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最高點約61公尺,為一玄武岩方山地形,島上的玄武岩柱狀節理發達,亦是澎湖群島中較為年輕的地層。 東嶼坪嶼由二大塊陸塊組成,故形成南、北二塊高地,北方陸塊早期多種植農作物因而有許多菜宅景觀,更有依地勢而闢建的梯田。在南山和北山中間地勢較為低窪平坦的陸域則是東嶼坪嶼聚落集中的地區。聚落房舍除零星散落於南端,其主要座落於島嶼東邊臨海之狹長腹地,自港口與池府宮村廟起,由南往北延伸,聚落形式呈帶狀。

西嶼坪嶼

西嶼坪嶼位於東嶼坪嶼的西北方,東經119°30'26.60'',北緯23°16'12.14'',面積0.347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最高點約42公尺,是一略呈四角型的方山地形,因無法築港,僅只有一條碼頭位於島嶼的東南方。因地形關係使得村落建築無法聚集於港口,因此選擇坡頂平坦處來定居發展,聚落位於島中央的平台上形成另一種特殊景觀與人文特色。

西嶼坪嶼的地勢東南方較高,四周大部份為海蝕崖及礫灘,從海上巡航較能清楚觀賞圍繞四周的海崖景觀。島上無高大遮蔽物,抬頭便能擁有整片藍天,偶見候鳥翱翔天空,氣氛十分悠閒。

東吉嶼

東吉嶼位於望安鄉的東南方,東經119°40'18.79'',北緯23°15'21.09''面積1.771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最高點約47公尺。東吉嶼是南方四島中面積最大的方山島嶼,屬於南北兩端地勢較高、中間較低的馬鞍地形,南北兩端最高點約有50公尺,中間較低處為主要聚落集中區,現在村落的位置是早年的海底,因陸地逐漸抬升,村民逐漸往現在的港邊居住,坡度較陡處集中於島嶼南北兩側。因島嶼位置靠近臺灣(臺南),航程僅約2小時30分,早年島上漁獲多送往臺南販售,島上日常生活用品亦購自臺南。長期接觸府城文化關係,島上的婦女穿洋裝、抹粉,打扮得比澎湖婦女時髦,所以澎湖有一句「東吉查某、西吉菜脯」的諺語,說明了當時東吉嶼的富庶景象。

西吉嶼

西吉嶼位於東吉嶼西方,地形北高南低,屬於平坦的方山地形,坡度較陡處集中於島嶼北側。

位於東經119°36'56.23'',北緯23°14'56.40''其面積為0.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約23公尺。北半部的海岸多為海崖,玄武岩景觀壯麗,底下則有多處的海蝕平台,每到冬季是澎湖南海各島中紫菜盛產主要區塊之一。東南側海岸多礁石,部分是由珊瑚及玄武岩碎屑組成的砂礫石灘地,過去聚落主要分布於煙墩山山腳下及島嶼的東南端延伸至海岸附近,港口也位於此。西吉嶼是一處被遺落、遺忘的神秘之島,它雖與繁榮一時的東吉嶼僅有一海之隔,卻有著天壤之別的際遇。由於島上無碼頭可供船隻停靠,加上整體環境惡劣不利生活,西吉嶼於民國67年(西元1978年)由政府輔導遷村,民國81年(西元1992年)6月29日修正戶籍法廢除本籍登記,因此西吉嶼現今島上無人居住,僅剩過去聚落的遺跡,在大海中顯露格外荒涼蕭瑟的孤寂感。

附屬島嶼-頭巾

頭巾位於東經119°30'06.04'',北緯23°17'23.25''上,屬於火山碎屑岩層,岩礁區呈現黑色與黃色雙色分明的岩性,分別是黝黑的柱狀玄武岩與棕黃色的火山角礫岩。由北方海面遠望,這座小島的形狀有如古人的頭巾一般故得此名。島上可見傾斜覆蓋在火山角礫岩上的玄武岩岩脈、受海潮侵蝕分離的海蝕柱,以及鑽蝕作用形成的壺穴等豐富地質景觀,目前已劃入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四立的岩礁與海潮帶來的漁獲,使頭巾於夏季時成為燕鷗繁殖棲息的天堂。

附屬島嶼-鐵砧

鐵砧位於頭巾與西嶼坪嶼之間,由火山角礫岩組成,位於東經119°30'09.01'',北緯23°16'34.69''。從海上可見具有一大一小的海蝕柱,較大的海蝕柱可清楚看到傾斜狀的層理;由某一角度觀看,形似女子頭部,故有女王頭之稱;春夏之季是燕鷗候鳥棲息與繁殖的場所,在岩壁上可發現許多燕鷗候鳥所留下的蹤跡,巡航經過時常可發現成群的候鳥在島附近飛舞,是觀鳥景點之一。

附屬島嶼-鐘仔

鐘仔位於東經119°31'12.65'',北緯23°14'02.66'',係由火山角礫岩所組成,外形相似早期懸鐘形,其漲潮時其延伸出的低平礁岩會隱沒在水中,退潮時可完全顯現。主體高聳的鐘仔與豬母礁座落同一海域,漁產豐富常吸引多種之燕鷗鳥類駐足,春夏之際也是候鳥過境的基地之一。

附屬島嶼-豬母礁

豬母礁位於東嶼坪嶼東南方,地處東經119°32'49.72'',北緯23°14'10.82'',為火山角礫岩的礁岩,因為礁形平坦,海拔高度約22公尺,平常隱沒海中,退潮時方浮出海面,為了往來船隻安全,上方設有小型自動明滅燈塔一座。 其周圍海域漁產豐富,巡航時常可觀察到多種燕鷗(夏候鳥)、岩鷺(留鳥)在此停棲活動。

附屬島嶼-二塭

二塭又稱利間嶼,位於東嶼坪嶼西方的小島,地處東經119°30'08.84'',北緯23°15'28.98'',由火山集塊岩組成,其兩側延伸出的礁石退潮時將隱沒於海面下,遠望形如尖錐狀。

附屬島嶼-香爐

香爐由火山角礫岩構成,其位於東嶼坪嶼東南方,因形狀似香爐而得名,從東嶼坪嶼的南方陸塊頂端及南側沙灘皆可遠觀欣賞。

附屬島嶼-鋤頭嶼

鋤頭嶼,地處東經11 9°39'33.48'',北緯23°15'45.12'',位在東吉嶼西北方的方山小島,主要為柱狀玄武岩及火山角礫岩所組成,島周圍海岸皆為壯麗的海崖及受到強勁海流侵襲形成海蝕洞景觀,北側的海蝕平台,冬季盛產紫菜是鋤頭嶼重要的生態資源。

附屬島嶼-柴垵塭

面積僅有0.11公頃,為西吉嶼北方由火山碎屑岩構成的小岩礁,常見島上有燕鷗棲息。

附屬島嶼-離塭仔

離塭仔(南塭仔、蜈蚣仔)位於東嶼坪嶼西南方,面積僅有0.25公頃,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所構成,其地勢平坦,最高點約2.8公尺。

澎湖群島示意圖
澎湖群島示意圖
電話:(082) 313-100
傳真:(082) 313-134
地址:89248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2段460號
金門國家公園官網

金門國家公園-山后中堡-廖東坤
金門國家公園-山后中堡(廖東坤攝)

金門國家公園位在閩南沿海邊緣,面積3,528.74公頃,是一座以文化、戰役、史蹟保護為主的國家公園。隨著兩岸情勢改變,金門前線戰地的角色也跟著轉換,在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

金門地區由於歷經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戰役,捍衛了臺海的穩定,在近代史有它獨特的角色扮演及歷史意義,為妥善保護此地的戰役史蹟、人文資產以及自然資源,特別在1995年成立國家公園。金門國家公園是臺灣第6個成立的國家公園,範圍涵蓋金門本島中央及其西北、西南與東北角局部區域,分別劃分為太武山區、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和烈嶼島區等5個區域,約佔大小金門總面積之四分之一。

區內的地質以花崗片麻岩為主,特殊的植物生態、豐富的野生動物、保存完整的傳統聚落及戰地遺蹟為主要公園特色,也是國內第一座以維護歷史文化遺產、戰役紀念為主,兼具自然資源保育的國家公園。

閩南古風的建築之美

金門是一個海隅小島,過去承襲了攸遠的閩南文化,近代則有僑鄉文化的注入,人文方面保存了許多寶貴而且耐人尋味的資產。這裡的聚落呈現的是小而樸實,又富涵典雅精緻的佈局,馬背、山牆、燕尾脊、中西合璧的洋樓,以及各式各樣的雕鑿裝飾,都饒富趣味典故。

除了聚落、建築之美,金門地區也保留了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古蹟,園內共有11處,例如文台寶塔、黃氏酉堂別業、邱良功母節孝坊等等,地方信仰特色的風獅爺也相當有特色。這些明清以來的古蹟文物,不只見證了歷史的興衰轉替,也留存一份人和后土的思古幽情,標記屬於金門的光榮與驕傲。

戰地史蹟最是特別

1949 年國民黨政府遷臺後,同年10月25日,共軍集結登陸古寧頭一帶,與國軍正面交鋒,在歷時56小時的驍戰後力克敵犯,史稱「古寧頭大捷」。1958年8月 23日,共軍再度對金門發動大規模猛烈砲擊,戰火延續了44天,這就是著名的「823砲戰」,之後的單打雙不打砲擊,又持續了20年之久,砲戰的落彈量將近百萬發。

長期戰備整備的需要,使得島上的防禦工事齊備,烽火的洗禮,則留下了不可抹滅的痕跡,例如瓊林聚落的地下戰鬥坑道、為了運補開鑿的翟山小艇坑道、大量的反登陸樁及反空降樁、彈痕纍纍的北山洋樓等等。隨著時局改變,戰役相關的史蹟以及戰備的各項軍事設施,都一一劃入了國家公園的保護區域,遊客可以循著這些遺蹟,從中領受戰火煙硝下所呈現的歷史面貌。

地質多是花崗岩或紅土層

金門地區地質屬於閩東變質岩帶中段,與鄰近的福建沿海區有相近的岩性特徵,其基底岩層以花崗片麻岩的分佈最為廣泛,局部地區則有混合岩及花崗岩之出露,整體而言,金門本島的地質單純,以瓊林尚義一帶將金門本島分成東西兩半部,東半部明顯地大量出露花崗片麻岩,西半部則是以紅土層為主體。

園區所在之金門和烈嶼係屬副熱帶小型島嶼,地形由老年期波狀丘陵、紅土台地、海岸低地所組成;整體外觀為低矮的台地包圍略為突出於台地之上的花崗岩丘陵,最高點太武山高度僅為253公尺。西半部紅土台地,地面大多保存完整,但是局部因切割而成為惡地形。由於降水型態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加上島上溪流缺乏基流量,使得台地面上分佈著乾涸的溪溝,其中部分溝渠是歷史上人類活動之產物。

鳥類密度是全臺之冠

受到過去戒嚴以及戰地政務的管理保護,金門地區仍保以許多原始的自然景觀。軍管時期為了偽裝及阻絕的需要,在計畫性造林復舊之下,慢慢成就了全島蓊鬱翠綠的風貌,也因此博得了「海上綠色公園」的美譽。

金門的原生植物大約有400多種,少有人為干擾的海岸、濕地,則發展出豐富多樣潮間帶生態,其中以活化石「鱟」最為著名,牠存活在地球上已有3億年了,近年數量大減,是亟需重視的保育動物。

金門更引人注目的是飛翔在天空的嬌客,園內鳥類高達280餘種,密度為全臺之冠,其中鵲鴝、班翡翠等鳥種臺灣並無發現,戴勝、玉頸鴉、蒼翡翠臺灣也很少見,此外,本區亦是遷徙型鳥類過境、度冬的樂園,成群結隊的鸕鷀等候鳥,是金門國家公園冬日的一大特色。

戰火停息之後,彈孔的凹孔是不是還留著煙硝的況味?金門獨有的戰地史蹟,深植在花崗岩的土壤裡,穿透在閔夏古風的建築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金門成為保障臺澎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多次的慘烈戰役留下不可磨滅的歷史遺蹟,如古寧頭戰場、北山古洋樓、地下坑道、反空降樁、反登陸樁、馬山觀測站及播音站等,戰地風情,讓金門國家公園即使規模小巧,仍特異於其他國家公園。

自然資源方面,鳥類資源豐富,是金門國家公園的另一個寶藏,許多臺灣未見的鳥類,藏身在木麻黃林裡,每年秋季至翌年春末,可見大批候鳥聚集在湖邊棲息覓食,構成一幅愜意的自然圖畫。雖然砲台鐵刺還在,但金門在卸下武甲盾牌之後,在祥和的海風中清理著一彈一孔,煙硝味已慢慢散去,彈如雨下的激烈時代,現已由謐靜的國家公園取代。

電話:(07) 360-1898
傳真:(07) 360-1839
地址:811 高雄市楠梓區德民路24號
海洋國家公園官網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東沙島景觀-洪武雄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東沙島景觀(洪武雄攝)

東沙環礁位在南海北方,環礁外形有如滿月,由造礁珊瑚歷經千萬年建造形成,由於地理、生態特殊,擁有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特別規劃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範圍是以環礁為中心,加上環礁外圍12浬海域為界,海陸域總面積約為353,667.95多公頃。比現有6座國家公園總面積還大,相當臺灣島的十分之一,範圍涵蓋了島嶼、海岸林、潟湖、潮間帶、珊瑚礁、海藻床及大洋等不同但相互依存的生態系統,資源特性有別於臺灣沿岸珊瑚礁生態系,複雜性遠高於陸域生態。

東沙國家公園成立於2007年1月,這個名聲響亮但少人能親臨的小島與環礁,位於南海北端,介於香港、臺灣與呂宋島間,為臺灣海峽的南方大門。環礁距離東北方的高雄有240浬(444公里),南距南沙太平島640浬(1,185公里),面積廣達8萬多公頃,主要由造礁珊瑚建造而成,東沙島是環礁裡唯一出露海面的陸域,行政區域劃分由高雄市政府代管。

環礁直徑約25公里

環礁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境內包括東沙島和環礁。其中的東沙島呈現馬蹄形,常年露出水面,整座島地勢低平,最高處海拔只有7.8公尺,東西長約2,800公尺,寬約865公尺,陸域總面積174公頃,島上覆有貝殼砂,無明顯地形上的遮蔽,有低矮熱帶灌木遍布,島的西側則有兩條沙脊延伸,環抱一個小潟湖,外形很像招潮蟹的大螯,潟湖在退潮時水深不及1公尺。

東沙環礁為一直徑約25公里的圓形環礁,礁台長約46公里,寬約2公里,海水落潮時,周圍礁台可浮現水面。環礁底部坐落在大陸斜坡水深約300~400公尺的東沙台階上,包含有礁台、潟湖、沙洲、淺灘、水道及島嶼等特殊地形。據推測,東沙環礁的形成需要千萬年的時間,屬世界級的地景景觀。

桌形、分枝形的軸孔珊瑚是主要造礁物

東沙的氣候屬於標準亞熱帶海島型氣候,年平均溫度為26℃,各月雨量不均,降雨集中於4至9月間。環礁的珊瑚群聚屬於典型的熱帶海域珊瑚,以桌形和分枝形的軸孔珊瑚為主要造礁生物,主要分布在礁脊表面及溝槽兩側,目前紀錄的珊瑚種類有250種,其中14種為新紀錄種,包括藍珊瑚及數種八放珊瑚。

這廣大的珊瑚礁海域,有著複雜的空間結構,提供海洋生物繁衍棲所,魚種計有556種,其中有許多在臺灣海域未曾紀錄過的魚種,如黃棕美蝦虎魚、鸚哥鯊、史式海龍、稀棘魚尉等。除了豐富多樣的魚群及珊瑚類外,東沙環礁海域內孕育無數五顏六色的無脊椎動物,目前紀錄到軟體動物175種, 棘皮動物28種,甲殼動物33種。

東沙島孤懸外海,擁有潟湖、海域、和潮間帶等棲息環境,因此成為遷徙性鳥類過境的落腳處,島上也有少數留鳥及冬候鳥,鳥類記錄有130種,主要以鷸科、鷺科及鷗科為主。由於面積狹小、地形單調,植物、昆蟲及脊椎動物相對較為貧乏,原生植物有72種,昆蟲有125種。

海底沉船約29艘可供考古

天然資源豐富又位於南海航道上的東沙環礁,自古以來不只漁船絡繹不絕,商船亙是往來頻繁,但此海域附近多灘洲暗礁,且夏季多有颱風侵襲,航海事故迭有傳聞,因此南海也就成為了世界上沉船最為集中的海域之一。據統計,從古至今交錯於東沙環礁附近海域的船舶擱淺或沉沒數計約28艘,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測東沙環礁海域水下文化資產應該十分豐富,國際上許多海洋考古研究者對之具有高度研究興趣,未來極具國際海洋考古合作研究之潛力。

東沙環礁這個熟悉的名字、陌生的地方,像掉在湛藍海裡的鑲鑽戒指,總是千年來漁人垂涎的寶物。東沙島為南海諸島開發較早的島嶼之一,漁民前往東沙海域進行漁撈,最早可推到1,000餘年前,晉代《廣州記》提到「珊瑚洲在(廣東東莞)縣南五百里。昔人於海中捕魚,得珊瑚」,文中「珊瑚洲」即指東沙島及其環礁,雖然千年來常有漁民往來,但因東沙島幅稍小且地處偏偶,始終是無人長期居住的島嶼。

海洋千萬年的苦心營塑,成就西太平洋最大且完整的東沙環礁,雖經不當漁獵而導致令人心碎的生態浩劫,但在臺灣2007年成立海洋國家公園的積極復育之後,相信海底繽紛充滿生命力的世界將會重現,讓這只最美麗的海中鑽戒重新璀璨奪目。

電話:(06)2842600
傳真:(06)2842505
地址:70955臺南市安南區四草大道118號
台江國家公園官網

台江國家公園 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童清勝攝
台江國家公園 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童清勝攝)

台江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陸域整體計畫範圍北以青山漁港南堤為界,南以鹽水溪南岸為界之沿海公有土地為主,臺灣本島之極西點(國聖燈塔)位於本國家公園範圍內。全區南北長約20.7公里,計畫總面積40,731.31公頃,其中陸域面積約為5,090.21公頃,海域部分沿海以等深線20公尺作為範圍,以及鹽水溪至東吉嶼南端等深線20公尺所形成之寬約5公里,長約54公里之海域,面積為35,641.10公頃。

海埔地、沙洲與溼地 特殊地形地質景觀

海埔地為台江國家公園區域海岸地理景觀與土地利用的一大特色,臺南沿海海岸陸棚平緩,加上由西海岸出海河川,輸沙量很大,且因地形與地質的關係,入海時河流流速驟減,所夾帶之大量泥沙淤積於河口附近,加上風、潮汐、波浪等作用,河口逐漸淤積且向外隆起,形成自然的海埔地或沙洲。在近岸地帶形成寬廣的近濱區潮汐灘地的同時,另一方面在碎浪區形成一連串的離岸沙洲島,形成另一特殊海岸景觀。台江國家公園範圍內重要濕地共計有4處,包含國際級濕地:曾文溪口濕地、四草濕地,以及國家級濕地:七股鹽田濕地、鹽水溪口濕地等。

豐富海域生物資源

根據臺灣濕地保護聯盟1998年(臺灣濕地.9)中研究調查發現,在曾文溪口及鹿耳門溪口地區,至少包括205種貝類、240種魚類、49種螃蟹…等,足以說明此區為生態重要區域,且河口濕地的生產力遠高於一般的農田,有充分的食物,吸引野生生物,魚蝦、蟹貝在此棲息繁殖。

在四草濕地的招潮蟹有網紋招潮、清白招潮、北方呼喚招潮、臺灣招潮、三角招潮、四角招潮、屠氏招潮、粗腿綠眼招潮及糾結清白招潮、窄招潮等10種。而鹽水溪口是目前全臺灣唯一可以發現十種招潮蟹數量最多的地區。

多元陸域生態資源

台江國家公園區原大多屬台江內海,二百多年來,由於淤積陸化逐漸被開發成鹽田、魚塭及村落,其因位在亞洲水鳥遷徙的路線上,每年秋、冬季節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經此南下過境,或留在鹽田、魚塭及河口浮覆地度冬。

根據臺南市野鳥學會歷年所做調查,台江國家公園區域出現的鳥種近200種,其中保育類鳥類計有黑面琵鷺等21種,主要棲息地則有曾文溪口、七股溪口、七股鹽田、將軍溪口、北門鹽田、急水溪口、八掌溪口等。

台江國家公園區由於開發較早,棲地環境受人為干擾較多,因此哺乳動物多為平地常見的物種,目前已知共發現11種,包括小型非森林哺乳類如東亞家蝠、錢鼠、鬼鼠等。

台江國家公園區共發現兩棲類5種,有黑眶蟾蜍、虎皮蛙、澤蛙、小雨蛙、貢德氏蛙等。爬蟲類亦有5種,包含褐虎(壁虎)、麗紋石龍子、蓬萊草蜥、錦蛇及眼鏡蛇,上述種類中虎皮蛙、貢德氏蛙、蓬萊草蜥、錦蛇及眼鏡蛇均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台江國家公園區因大都是已開發地區,樹林少且人為活動較頻繁,因此陸棲無脊椎動物種類普通,目前已知約有螢火蟲、蝴蝶等26種,其中螢火蟲中的臺灣窗螢以前在本區族群量多,現已少見,可於本區進行復育,推廣平地生態旅遊賞螢活動。

豐富植物資源

台江國家公園範圍境內植物種類多,依據工業局「臺南科技工業區環境監測」(2005)及臺南市野鳥學會、高雄縣野鳥學會的調查,僅大四草地區即達55科151屬205種,其中較珍貴或稀有者,除海茄苳、水筆仔、欖李、紅海欖等4種紅樹林外,尚有如白花馬鞍藤、禾葉芋蘭、苦檻藍、海南草海桐、土沉香等沙地及鹽地植物。

歷史文化資源

台江地區為漢人渡海移民文化史蹟,為重要海域歷史文化資源,代表著橫渡黑水溝:漢人先民渡臺航道,橫渡黑水溝的海洋文化與歷史紀念地。

臺灣歷史與海洋文化是密不可分,臺灣移民開荒拓墾文化尤其與臺灣海峽的海洋歷史文化息息相關。其中,廈門至鹿耳門航線扮演臺灣早期社會開發主要關鍵性角色,是兩岸交流互動主要通道,更是漢人移民臺灣主要航道。廈門至鹿耳門的歷史航道中,澎湖不僅是航道間的跳板,也是航行船隻重要的避風港。臺灣漢人先民從17世紀起,仍前仆後繼來到臺灣建立家園。因此,黑水溝航海文化是臺灣人民共同歷史記憶,更是臺灣移民開拓歷史的象徵。

臺灣的漢人主要來自海峽對岸的福建和廣東兩省,臺灣漢人分成漳、泉、客民等三大類,由於閩南的泉州人大多靠海維生,過著漁撈、曬鹽、養殖、販洋為主業的生活,所以當他們渡海來臺時,也大多選擇濱海地區居住,生活與海洋有密切的關係。

7000-6000年前,從玉山沿曾文溪河谷至臺南地區為鄒族之活動範圍。後與台窩灣社西拉雅平埔族人混血成為大武壟族群,又稱四社平埔族。約在三、四百年前,西拉雅族主要分佈於臺南平原一帶,大武壟社群(西拉雅族另一亞族)分佈於臺南平原的曾文溪中游,在荷蘭時期對平埔各社群人口的統計顯示,南部平原上的聚落人口與其他地方有著相當懸殊的差異。在臺南平原上的蕭壟、麻豆、新港、灣裡等社聚落都相當大。

西元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親率將士2萬5千人、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先以優勢兵力奪取荷軍防守薄弱的赤崁城(今臺南市內),繼又對防禦堅固的首府臺灣城(今臺南市安平區)長期圍困。經過九個月的苦戰,在早年由其父協助渡海的漢人移民的支持下於1662年打敗荷蘭人,迫使殖民總督揆一於1662年2月1日簽字投降,撤離臺灣。於是祭告山川,頒屯墾令,開東寧王國,立鄭家天下,擁有現在臺灣南部以及一部分東部的土地,設「承天府」,改臺南為「東都」。現今臺南縣鎮市之村里或社區,不少早在400年前就已經形成了。

圖片檔案: 台江國家公園全區地圖 309.70 Kb

 台江全區地圖

台江全區地圖

電話:(037) 996100
傳真:(037) 996302
地址:36443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水尾坪100號
雪霸國家公園官網

雪霸國家公園-夕照聖稜線-藍振東
雪霸國家公園-夕照聖稜線(藍振東攝)

雪霸國家公園面積76,850公頃,成立於1992年,是一處山高谷深、地勢崎嶇的秀美靈地,也是臺灣第三座山岳型國家公園。區內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有51座,其中名列臺灣百岳有19座,涵蓋雪山山脈最精華的部分,以及大甲溪和大安溪的流域,肩負著保護特殊物種、集水區、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的責任。

園內地形富於變化,如雪山圈谷、東霸連峰、布秀蘭斷崖、品田山摺皺及鐘乳石等,鬼斧神工的景致,令人讚嘆,加上臺灣山薺等地質年代以來的稀有植物,及臺灣櫻花鉤吻鮭、寬尾鳳蝶等珍稀保育類動物,此區更因以上種種大自然的奧妙而增添精采魅力。

山脈橫亙,可及性低,是雪霸國家公園的遊憩特性,也因此得以保留自然原始的風貌,少有人為干擾。區內以武陵、觀霧及雪見三個遊客中心為門戶,提供各項遊憩資訊及解說服務,是遊客探訪園區最佳的起點。

雪山高峰領10餘公里聖稜線

雪山山脈是臺灣的第二大山脈,它和中央山脈都是在5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中推擠形成,由歐亞大陸板塊堆積的沉積岩構成。雪霸國家公園即以雪山山脈的生態景觀為主軸,區內最高峰雪山及大霸尖山為為著名。

雪山是臺灣的第二高峰,標高3,886公尺,而標高3,492公尺的大霸尖山由於山形特殊,有著世紀奇峰之稱。雪山到大霸尖山的稜脊綿延十餘公里,山峰起伏,驚險壯麗,具有豐富的地質、地形景觀,山岳界稱為「聖稜線」。聖稜線和鄰近的武陵四秀在氣象和地景上變化多樣,動植物生息繁榮,有規劃完善的步道系統,成為自然體驗、環境教育最佳的登山遊憩路線。特殊地形景觀有雪山圈谷、翠池、品田山褶皺、素密達斷崖、武陵河階、環山環流丘、曲流等等。

大霸尖山分流4河

大霸尖山向南延伸的人字狀稜線,是雪霸國家公園內河流的主要的分水嶺,將本區分成4個流域;東北方為淡水河源頭集水區,呈現標準上游型河谷地形;東南側是大甲溪流域,支流眾多,有七家灣溪、司界蘭溪、志樂溪以及匹亞桑溪等,為臺灣最具規模的溪谷之一。而西部為大安溪流域,範圍廣大,占園區一半面積,馬達拉溪、雪山溪、北坑溪、南坑溪,都是它的上游支流,西北隅則屬頭前溪上游領域。豐沛的雨水收納出一條條小河,雪霸國家公園因此蘊育出北、中臺灣賴以為生的清淨水源。

櫻花鉤吻鮭溪中悠遊

複雜地形及多變氣候導演著這片山林的生命起落,從海拔760公尺的大安溪河谷,到海拔3,886公尺的雪山主峰,雪霸國家公園地勢落差達3,000多公尺,因此氣候從亞熱帶到亞寒帶垂直分布,使得森林的組成和形相豐富多變,除了海岸植被之外,本區涵蓋了低海拔到高山所有的植群類型。其中大面積的玉山圓柏林、冷杉林、臺灣樹純林等,都以特有或罕見聞名。雪山圈谷及鄰近高冷地區,也保留了完整的高山生態系。

區內維管束植物超過1,135種, 如臺灣一葉蘭、粗榧、棣慕華鳳仙花、臺灣檫樹等,都是珍貴的特有種。由於森林茂密,山脈水系獨立,區內擁有豐富的生物相,計有33種哺乳動物,150種鳥類(包括14種特有種),16種淡水魚,以及近百種的蝴蝶。最特別的是國寶級的櫻花鉤吻鮭,牠是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目前只棲息在在七家灣溪,數量也僅存數百條,故園內特別設立保護區復育。

泰雅賽夏兩族文化發祥地

本園區內目前雖已無原住民族居住,但大霸尖山是泰雅族自其核心區域向外移徒之重要孔道,而使發源於大霸尖山附近諸水系上游區域成為族群匯集之區域,亦是賽夏族傳說中的祖先發祥地。人數較多的泰雅族人多散居於海拔1,000公尺至1,500公尺、氣候涼爽、適於耕種與狩獵的山麓階與河階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首推黥面傳統;而泰雅族分布地西麓另外住有賽夏族,分布高度為海拔500至1000公尺,賽夏人以有著強烈神秘色彩的矮靈祭著稱。

另外,距今3,500年前左右園內即有繩紋陶文化進入,最具代表的就是分布在海拔1,698公尺的七家灣遺址,而它也是臺灣發現海拔最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根據考據,當時的史前人類已會製網捕魚,而他們當時捉到的魚,可能就是現在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

聖稜線成排的屹立,氣勢有如王者一般,遠遠凝望,泰雅族的高歌,像從稀薄的空氣中悠遠的傳來。高山上的雪霸國家公園,終年有著涼爽的溫度,西北隅的觀霧,因高山地形位置特殊,終年雲霧繚繞,宛如仙境般夢幻脫俗,而從樂山林道遠眺聖稜線,陽光灑落,將可見著最柔和的美麗曲線。

至於武陵,春天山櫻花、梅花鬥美爭豔,夏天以鴛鴦、曙鳳蝶為主角,妝點著藍天綠水,秋是復育中的櫻花鉤吻鮭繁殖期,這可愛的古代魚種有著老實古樸身形、黃黑色的斑點,悠游在涼冷的七家灣溪,紀錄著從冰河時期以來的點點滴滴,群山盡秀、地形稀罕、植群豐富、國寶魚棲息,這就是雪霸國家公園難能可貴、精采絕倫之處。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