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家公園季刊

2018年三月份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回本期目錄
達人帶路

天祥老地方 - 河流與文化刻畫出的容顏

第2頁,共9頁
福園
福園

層層河階薈萃人文

天祥是中橫公路東段最大的據點,瓦黑爾溪在天祥西方不遠處,匯入從奇萊連峰與合歡群峰一路東流的塔次基里溪後,很快的又有一條從北方的南湖群峰奔流而來的大沙溪來會,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在天祥會流後稱為立霧溪,它以更強勁的水流續向東流,切穿厚層大理岩,雕鑿出鬼斧神工的大理岩峽谷。

站在天祥環顧四周,群山圍繞,常有山嵐飄遊,清亮的水聲不絕於耳,高聳的山稜間還錯落著一層一層平緩的階地,包括福園、梅園、文天祥公園、天祥管理站、青年活動中心、祥德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這些眾人熟悉的景點,都座落在不同高度的河階地上。愈上層的,形成的年代愈早、愈古老;愈下層、離溪谷愈近的則愈年輕。若要一一走遍這些景點,免不了要耗費體力不斷地來回爬坡下坡。卻也因為這樣,從不同的景點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好風景。事實上,除了眼前的山林溪流美景之外,細讀天祥,它還深藏著從原民部落、日治時期到中橫公路等不同時期的人文內涵。然而,無論是自然景色或人文內涵,都與一層又一層的河階地脫不了關係。天祥能形成如此多層的河階地,要歸功於瓦黑爾溪、塔次基里溪與大沙溪在這裡匯聚合一的結果。

根據學者研究,一萬多年以前末次冰河期結束,氣候變得溫暖,立霧溪流域上游高山冰川融化、降雨量增加,同時也夾帶大量砂石到下游,砂石一方面堆積,另一方面又隨著板塊持續抬升,立霧溪水中的砂石更加速了向下侵蝕的力量。就在反覆的侵蝕、堆積、再侵蝕的過程中,形成一階又一階,高低各有不同的河階地。而這多層平緩的河階地,很自然的成為人群聚居生活的首選,也成就了後來太魯閣歷史發展的重要地位。

天祥梅園
天祥梅園
回本期目錄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