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家公園季刊

2024年三月號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回本期目錄
濕地之樂 海岸之聲1

海島國家,百年遠見 《海岸管理法》篇

第1頁,共1頁
為了百年後的臺灣,我們必須思考與海岸和濕地的關係(圖為墾丁群礁海岸)/陳忠能 攝
為了百年後的臺灣,我們必須思考與海岸和濕地的關係(圖為墾丁群礁海岸)/陳忠能 攝

海島國家,百年遠見《海岸管理法》篇

文/左美雲

受訪者/首任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吳全安

臺灣,一座被海水包圍的寶島,數個世紀以來,海岸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人們是如何看待海岸,如何與濕地相處?聽懂了海水與潮汐的詠嘆嗎?除了人為因素,氣候變遷也對海岸、濕地帶來了影響,我們又做了哪些努力去保護她們?國家公園署於 2023 年升格掛牌之後,正式將海岸與濕地兩項重要的國土業務納入管理範疇,在《海岸管理法》及《濕地保育法》立法施行屆滿 10 週年之際,讓我們再重新審視從無到有的漫長立法過程,把珍貴經驗裝入行囊,走向未來。

現在海岸邊常見攝影師們自由取景的身影,這在戒嚴期間幾乎不可能發生/陳忠能
現在海岸邊常見攝影師們自由取景的身影,這在戒嚴期間幾乎不可能發生/陳忠能

四面環海的臺灣,坐擁海洋資源,島上之人就是海的 子民,卻因特殊的歷史背景,對海無感無知,做出傷海亦自傷之事,形成極大諷刺,但隨著政府及民間海,立法保護海岸及濕地,人們開始聆聽海、與海共感共振。

《海岸管理法》及《濕地保育法》其重要的核心精神:首任海洋國家民間搶救濕地宣篇及《濕地保,分別以自身 戒嚴下的山禁與海防

臺灣於1949年到1987年實施戒嚴令,為了防範偷渡,確保國家安全等國安理由,抬頭可見的高山,離家不遠的海岸,空間距離雖然很近,心理上卻極其遙遠。首任海洋國家公園處長吳全安親身經歷那樣一個年代。

就讀臺灣大學地理系時期,吳全安就常常揹著相機上山下海做調查,畢業後進入公部門服務,為了田野調查拍照取景更是日常。某次,他在臺灣西部一處海岸拍攝地景及植物,正拿著相機蹲在地上取景之際,冷不防從背後傳來「幹什麼?不准動 !」的喝斥聲,回頭一看,警備總部的一名荷槍衛兵,正舉著長槍要他站起來。

數十年後回想這一幕仍歷歷在目,「當時心情很緊張嗎?」,「不會啦!那個時候我們都知道要隨身帶著公文,拿給他看就沒事了。」但這種場面對一般人來說可就非同小可,沒有經歷過戒嚴世代的年輕人,可能也難以想像。在這種時空氛圍下,生活在海島的臺灣人,心理上硬生生的與海拉開了十萬八千里的遙遠距離。

吳全安指著進退的潮水,解說潮間帶特性/左美雲 攝
吳全安指著進退的潮水,解說潮間帶特性/左美雲 攝
潮間帶是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寶庫(圖為萬里桐潮間帶)/陳忠能 攝
潮間帶是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寶庫(圖為萬里桐潮間帶)/陳忠能 攝

面向大海,何處是「海岸」?

我們常常看到大海,以及大海到陸地之間的區域,法條用語中所指稱的「海岸地區」範圍究竟是哪裡呢?《海岸管理法》有明確的定義,「海岸地區」指的是海域與陸域交接的帶狀區域,分為「濱海陸地」及「近岸海域」。其中「濱海陸地」是以平均高潮線至第一條省道、濱海道路或山脊線的陸域為界。

高潮線是指潮水漲潮時到達最遠的地方,低潮線則是海水退潮時海水位最低的那條線,因為潮汐每天不,因此會有平均高潮線或平均低潮線,來界定海岸一般人較常聽聞的「潮間帶」,指的是介於海)和低潮(退潮)之間的區域。

以臺南市為例,臺 17 線公路在設計時就考慮到漲潮對行車安全的影響,濱海公路就是海水漲潮影響不到的界線,所以臺南市的濱海陸地範圍就是從平均高潮線到臺 17 線為止。

「近岸海域」則是以平均高潮線向海洋延伸至 30 公尺等深線,或平均高潮線向海 3 浬涵蓋之海域,取其距離較長者為界。為什麼是 30 公尺?原來這與珊瑚生長條件有關,珊瑚與藻類共生,藻類是植物,細胞需要行光合作用,需要陽光生長,30 公尺是最後感受到陽光的水下深度。

棘輻肛參(正在便便)
棘輻肛參(正在便便)
黑星寶螺
黑星寶螺
擬淺盤海燕
擬淺盤海燕
紅岩溝海葵
紅岩溝海葵

海岸地區為何重要?

前內政部長廖了以曾經說過:「從濕地到海岸的保護已經是國際語言,哪一個國家沒有做好,就不配稱為先進國家。」但仍然有人不解,既然人類主要生活在陸地,為什麼要特意保護海岸?吳全安處長每次演講或開會前都會利用機會解釋一番,「海岸資源除了具有水產物生產力,並有生態、經濟、國土保安、休閒遊憩、環境教育跟學術研究等功能。」

臺灣山區和海岸曾經受到嚴禁管制,1987 年政治解嚴後逐步開放,但長達 20 多年對於海岸無法可管,人為開發過度,再加上自然的氣候變遷,海岸遭受侵蝕、污染的情況日益嚴重。立法管理之前的空窗期,海岸徒然淪為經濟發展的犧牲祭品,濕地更常常被低估價值而受到破壞。

鹹淡水交界的紅樹林,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重要棲地,也是許多鳥類的遷徙中繼與棲息的環境/國家公園署海岸計畫科 提供
鹹淡水交界的紅樹林,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重要棲地,也是許多鳥類的遷徙中繼與棲息的環境/國家公園署海岸計畫科 提供
新北石門的老梅綠石槽地景不僅具有休閒遊憩功能,也有生態、研究等重要價值/國家公園署海岸計畫科 提供
新北石門的老梅綠石槽地景不僅具有休閒遊憩功能,也有生態、研究等重要價值/國家公園署海岸計畫科 提供

地層下陷,國土保安拉警報

1970、1980 年代,臺灣南部盛行養殖草蝦,以海水養殖出來的草蝦肉質佳,但缺點是蝦子脫殼慢,生長期比較長,如果調配一些淡水把鹽度降低變成鹹水,蝦子長得快,當然賺錢速度也跟著變快。得知這項賺錢法寶,腦筋動得快的養殖戶立刻鑿井抽取地下水,日久竟然引發國土保安危機──地層下陷。

「親眼看到這個場景,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1980 年他來到屏東佳冬鄉進行野外調查,走進一座房子,感覺哪裡怪怪的,屋主告知進去的地方是房子的2樓,為了排水填土墊高馬路,1樓成為地下室,而本來有灶腳的廚房、有廳堂的1樓,下雨之後變成水底世界,造就出地層下陷的奇景。對此震撼經歷,吳全安至今仍印象深刻。

地層為什麼會下陷?就是養殖戶為了賺更多的錢,拼命的抽地下水所致。吳全安解釋,海岸地下水層結構不同於內陸,是一種倒三角錐體形狀,抽取地下水除導致海水入侵地下水層,並使地下土層因壓縮而減少厚度,造成地層下陷,這是不可逆的現象,發生後地面高度再也無法回復。再加上全球氣候變遷,造成海水面上升,更加速海岸線後退。

魚塭旁邊是密密麻麻的抽水管線/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 提供
魚塭旁邊是密密麻麻的抽水管線/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 提供
過去臺灣西南沿海滿是養殖魚塭的景象/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 提供
過去臺灣西南沿海滿是養殖魚塭的景象/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 提供

《海岸管理法》的前世今生

除了地層下陷,197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十大建設工程奠定了全島基礎建設,但對環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鄰避設施林立,污染事件頻傳,美麗的山海嗚咽變色,民間環境保護意識漸開之際,守護海岸的聲音漸起。

為保護臺灣沿海地區天然景觀及生態資源,行政院於1984年2月及 1987年1月,分別核定「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及其後續計畫,將全臺12處景觀優美且特殊之沿海地區納入管制範圍加以保護。1989 年11月,行政院環境保護小組召開第14次委員會議,業務執行單位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於會中報告執行情形,會議結論要求營建署將海岸管理立法列為重點工作,國家公園組依結論要求,開始著手立法工作。

吳全安處長細數立法的過程,每一個重要時刻,他幾乎無役不與,期間有首長的更換,主辦單位的轉移,娓娓道來,如數家珍。1991年9月,行政院函示海岸法》草案,接下來就是冗長的管機關分別於 1997年、2000年、2008年,4度將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但都未能完成立法。

2013年,臺灣社會因為齊柏林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看見臺灣》而沸騰,人們透過空拍鏡頭,看見了臺灣海岸的真實樣貌,美麗動人之外傷痕累累,漁港密集增生、消波塊充斥、海岸線被侵蝕後退,各方震驚,公權力的介入保護已是刻不容緩。

2014年6月25日,海岸法草案第5度函送立法院,2015年1月20日海岸法草案三讀通過,並更名為《海岸管理法》,2月4日正式公告施行,經歷了至少26年的運作,至此立法工程功德圓滿。不過在海岸管理法面世前,吳全安與當年墾丁國家公園同仁便曾力主依法行政,展現守護海岸的熱情與成果。

消波塊本為吸收海浪拍打的衝擊以保護海岸或海堤而設置,卻也隔開了人與海洋的距離/ Guanting Chen 提供
消波塊本為吸收海浪拍打的衝擊以保護海岸或海堤而設 置,卻也隔開了人與海洋的距離/ Guanting Chen 提供(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 海上消坡塊(_ 位於台南七股區國聖燈塔 _).jpg)
海港創造了經濟價值,卻也侵蝕著海岸的景觀與生態/國家公園署海岸計畫科 提供
海港創造了經濟價值,卻也侵蝕著海岸的景觀與生態/國家公園署海岸計畫科 提供

不臨海的環島公路

環島臺灣是很多人的夢想,尤其 1,200公里的環島海岸有著絕佳的風光,其中在恆春半島墾丁附近有一段不靠海的環島公路。

1992 年,為了建造墾丁段的環島公路,公路單位選擇路線時,想要從佳樂水往北,穿過墾丁國家公園的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到九棚及港仔;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以生態護育的觀點,期期以為不可,時任保育課長的吳全安說:「山不轉可以路轉,珍貴生態一旦被破壞就消失不見」。

公路建造單位雖以「環島公路需沿海規劃」為由,態度強硬,力主道路非得通過生態保護區不可,但墾管處堅守立場,在當時的處長施孟雄授權支持下,代表出席會議時強調《國家公園法》的規定,不同意開路,臺 26 線遂在港口段繞縣道 200 而行,成為全臺環島公路中唯二與海分離的路段。

臺26線
台26線

臺26線

臺26線又稱為「屏鵝公路」,為南臺灣環繞恆春半島海岸的省道公路,又稱南部濱海公路。起點為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終點是臺東縣達仁鄉安朔,全長共計93.5公里。

公路總局原先計畫連接臺東南田到屏東港口,但兩度因為路線經過生態保留區,道路建設與自然生態產生拉据。1992年因為路線經過南仁山生態保護區而擱置。2012年屏東縣政府將旭海 - 觀音鼻劃入自然保留區,旭海至下南田7公里路段被迫停工至今,26號公路全線雖至今無法貫通,但有替代道路可通行。

屏鵝公路/CHO YEN CHIA 提供
屏鵝公路/CHO YEN CHIA 提供(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engchun-CHO_YEN_CHIA-IMG_1617.jpg

作者簡介

左美雲

逾 20 年職場歷練,以文字為生。曾任職於中華日報、臺灣文學館及漢寶德紀念館。曾出版《臺南博物館》、《千里之行》及《廣闊的海》等專書,並不定期擔任雜誌特約撰稿人。

回本期目錄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