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家公園季刊

2024年三月號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回本期目錄
濕地之樂 海岸之聲2

抬起頭看看臺灣的垂直濕地

第1頁,共1頁
拉帕契正在觀察不同的水文和岩石特性造就的不同植物相/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拉帕契正在觀察不同的水文和岩石特性造就 的不同植物相/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抬起頭看看臺灣的垂直濕地

文/徐瑜棉

受訪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 班.拉帕契(Ban LePage)

地球上 3大生態系統:濕地、森林、海洋,因著人類生產、遊憩需求如林業、漁業、登山、潛水,森林和海洋在自然環境保護的議題上具備一定聲量,但濕地過去常被視為水陸交界的無用之地,既無農地的生產,亦不如海洋的漁業和觀光資源,獲得的關注較少。其實,濕地與文明發展關係密切,然而現今與濕地還存在緊密關係的,就屬與水域還維持親近互動的原住民或附近的居民。那麼都市人與濕地的連結還能夠重建嗎?或許人們可以先從認識濕地開始。

陽明山國家公園中滲水的岩壁,是典型的垂直濕地之一/洪敏智 攝
陽明山國家公園中滲水的岩壁,是典型的垂直濕地之一/洪敏智 攝
 在叢山峻嶺的岩壁上,其實也有濕地存在/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在叢山峻嶺的岩壁上,其實也有濕地存在/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說到濕地,可能會有些既定印象如沼澤、蚊蟲多、陰森,不屬於人類的活動範圍,也有些人會聯想到淡水紅樹林、七股潟湖,可以賞鳥、養殖、輕艇觀光,但濕地給予的不僅於此。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的班.拉帕契博士(Ben LePage, Ph. D.),曾任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會長,進行濕地研究及復育已有 20 年以上經驗,出版《濕地:整合跨學門型概念》、《濕地工程與科學》等作品。

他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共生關係極為重要,尊重環境以及了解環境如何運作,可以幫助人類回想起自然之於人類的意義,提供食物、生存資源之外,自然一如人類的母親。「當人們從定義上去了解濕地時,文字的描述的確有助於我們在腦海中描繪濕地的樣貌、範圍,而如果能更深入了解其中的生態系統,相信人類能夠更知道如何保護濕地和其中的生物,也會更明白保護濕地也是在保護人類。」

不過,當我們談論濕地,普遍會想到水平地勢的沼澤、潟湖、紅樹林,但其實位居山區或陡峭或起伏的地勢,還有著水源與岩隙植物的地方也是濕地,學者們將之命名為「垂直濕地(vertical wetlands)」,拉帕契指出垂直濕地其實是臺灣頗具代表性的濕地樣貌。

水平地勢的濕地,是一般人認知中最普遍的濕地樣貌,圖為韓國最知名的拉姆薩公約順天灣濕地 /方偉達 提供(方承舜 攝))
水平地勢的濕地,是一般人認知中最普遍的濕地樣貌,圖為韓國最知名的拉姆薩公約順天灣濕地 /方偉達 提供(方承舜 攝)
拉帕契於 2018 年勘查司馬庫斯的垂直濕地/方偉達 提供(許嘉軒 攝)
拉帕契於 2018 年勘查司馬庫斯的垂直濕/方偉達 提供(許嘉軒 攝)
拉帕契與方偉達前往太魯閣國家公園勘查垂直濕地/方偉達 提供
拉帕契與方偉達前往太魯閣國家公園勘查垂直濕地/方偉達 提供

看見岩壁上的濕地

垂直濕地?這個看似新鮮的名詞,其實一直存在於自然環境中,拉帕契指出「垂直濕地的定義為植物生長在傾斜 50 度或以上的斜坡裡的間隙裂縫,植物可生長於垂直的棲地上,最重要的是提供藻類、低矮水生維管束植物的繁殖環境。」濕地的組成 3 要素:水源、土壤、植物,而山壁裡的間隙植物聚落即為新發現的濕地型態——垂直濕地。相較於熱帶濕地或林相的濕地,山岳裡的垂直濕地系統看起來相對不醒目,因此並不那麼受到重視。

以玉山國家公園為例,高聳的玉山及其連綿的山岳群裡那些近乎垂直的岩石山壁,其間隙生長著蕨類與苔蘚,足見岩石裡有著充沛的水源能為植物所利用,並在此繁衍。岩隙植物從高緯度的阿爾卑斯山脈至熱帶地區皆有,其中方位座向、海拔、氣候、岩石型態、濕度的不同,形成各種不同的微生境,發展出豐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和特有種。

濕地研究學者美國北達科達州立大學(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生 命 科 學 系(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教授馬瑞納斯 ‧ 歐提(Marinus L. Otte),擔任濕地(Wetlands, SCI 期刊)總編輯,曾於 2018 年在臺舉辦的國際濕地研討會強調垂直濕地的重要性:「垂直濕地可以提供多項生態系服務,如飲用水與水力緩衝等等,尤其像臺灣一方面需預防洪災,一方面又需供應農業及家居用水,就更凸顯出垂直濕地的重要性。現在破壞垂直濕地的主要元兇是氣候變遷及上游水文特性的改變,尤其常由公共建設和礦業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可惜世人對垂直濕地的關注遠不及水平濕地,岩隙植物分佈的區域從山邊到水邊皆有,人們如何更了解這些微生境生態系統?「濕地中的水非常重要,人類需要食物與水才能生存,濕地能夠提供人類生命要素。」拉帕契強調,人們要找到水的源頭、水的流動、水的去向以了解濕地的生態系統運作。

臺灣的垂直濕地存在於不同海拔,其環境的岩石型態與地下水大幅影響其中棲息、生長的生物、自然環境、河流的上下游。拉帕契與專攻海岸濕地保護及復育研究,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優聘教授兼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理事長方偉達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認為垂直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來自於不同的岩石型態,諸如沉積岩、火成岩、變質岩,以及流經不同岩石的地下水。

其中溶於地下水中那些被微生物或真菌分解的岩石礦物質、營養成分,拉帕契將之稱為「茶」,強調其如茶湯一般富含精華。「茶」順流而下之後,影響下游水域的生物多樣性。此外,地下水和降雨注入溪流對水文環境帶來的影響是造就濕地中的不同植物與生物種類,棲地和水文可說是主導了物種的豐富度和多樣性。

拉帕契帶領團隊走進玉山、陽明山、太魯閣等國家公園蒐集垂直濕地相關資訊/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拉帕契帶領團隊走進玉山、陽明山、太魯閣等國家公園蒐集垂直濕地相關資訊/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研究垂直濕地和《2020 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的目標一致,皆希望致力於 2030 年扭轉物種、生態和基因多樣性消失的困境,以期 2050 年恢復生物多樣性以確保達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舉例來說,上游源頭的垂直濕地提供棲地、食物和躲避天敵的地點,也豐富下游的生物多樣性。

「雖然垂直濕地中植物數量和生物多樣性相比於垂降河流的上下游植物群體較低,但是因其獨特的岩石型態經微生物作用進入水流之中的營養成分,及其他生存資源對臺灣的生物多樣性和特有種有所貢獻,垂直濕地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研究團隊的目標是於接近垂直、垂直的、倒轉的岩石表面,辨識植被種類、面積規模對於下游生態系統的重要性,未來仍需要針對垂直濕地的群集內物種歧異程度(alpha 多樣性)、群集間的物種歧異程度(beta 多樣性),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總和(gamma 多樣性)和水文中的礦物質營養成分做出更多研究。尤其在無可避免的全球氣候變遷之下,淡水生態系和海洋、森林一樣都可能會受到破壞,面臨物種減少、滅絕的威脅。

拉帕契談到,科學研究的本質在於觀察、提出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此中蘊含對於我們所處環境的好奇心。「例如雪霸國家公園的臺灣特有種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何只單單生長在大甲溪上游?除了水溫、地勢,陸地上的岩石、植被是否也有影響?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臺灣水韭又為何獨在七星山夢幻湖生長?這些問題都能夠開啟一個又一個的新知識宇宙。」

觀察垂直濕地的植物種類/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觀察垂直濕地的植物種類/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於韓國拉姆薩東亞中心齊聚一堂,探討垂直濕地/方偉達 攝
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於韓國拉姆薩東亞中心齊聚一堂,探討垂直濕地/方偉達 攝
2015 年,方偉達、拉帕契、和拉姆薩公約副秘書長尼克. 戴維森(由右至左)討論垂直濕地議題/方偉達 攝
2015 年,方偉達、拉帕契、和拉姆薩公約副秘書長尼克.戴維森(由右至左)討論垂直濕地議題/方偉達 攝
拉帕契期盼更多年輕學子加入探索垂直濕地的行列/方偉達 提供(許嘉軒 攝)
拉帕契期盼更多年輕學子加入探索垂直濕地的行列/方偉達 提供(許嘉軒 攝)

從垂直濕地看未來生機

目前垂直濕地的研究尚待累積,拉帕契指出正因為對垂直濕地的了解還不夠充分,應多管齊下鼓勵更多人接觸垂直濕地,公部門例如國家公園管理處除了提供讓大眾親近自然環境的管道,也能和學術研究單位合作,製作教學材料,例如手冊、具趣味性的出版品或線上影音。法規層面,拉帕契期待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出有效保護垂直濕地不受人為破壞干預,卻同時又能讓人們親近的規範準則,而關懷自然環境的公民亦能參與意見分享交流,提供相關部門更豐沛的資訊以不停修正調整方向和細目。

學校單位亦能從教育著手,例如陳力豪老師指導學生辨認苔蘚的合作示範,既有效增加研究數據,亦可培養青年觀察自然環境的能力,將接觸自然的種籽種入孩子的心中,期盼未來能有更多新葉嫩芽投身生態研究,讓自然生態的知識擴及到更多人。方偉達補充:「國家公園署亦可贊助海洋濕地營隊舉辦環教活動,協助培育吸引更多年輕研究者。」目前臺灣垂直濕地需要更多人一起投入研究,將之帶入國際濕地研究領域,或許也能吸引國際人士來臺觀賞、親近、探勘垂直濕地。

另一方面,臺灣是個海島,擁有廣袤山林,四面環海,濕地的組成、構造也能提供人們妥善珍惜水資源的概念。例如都市中的建築是否可參照垂直濕地設計、建造?牆面、屋頂是否可種植植物,既增加綠意,帶來寧靜,亦可蓄水。或是參考濕地淨化污染物的模式,以期重複使用廢棄水而不在只是仰賴下水道系統的處理,或是逕行排入河流、海洋,影響到其他生物。

於實驗室內以顯微鏡觀察採樣垂直濕地水體中的矽藻/方偉達 提供(胡兆基 攝)
於實驗室內以顯微鏡觀察採樣垂直濕地水體中的矽藻/方偉達 提供(胡兆基 攝)
矽藻的種類能反映出當地水文、土壤特性/方偉達 提供(胡兆基 攝)
矽藻的種類能反映出當地水文、土壤特性/方偉達 提供(胡兆基 攝)
透過守護自然追求永續,才能獲得真正的和平/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透過守護自然追求永續,才能獲得真正的和平/方偉達 提供(洪敏智 攝)

拉帕契教授亦強調個人、政府、自然環境之間需要找到三贏的方法,傷害環境便是在限縮人類未來的生存空間與資源,聯合國預測世界人口數將於 2025 年增至 80 億人口,本世紀末可達 100 億人口,前提是如果地球上的資源還足夠,如果人類持續背離自然環境,不顧生態平衡,自然資源將越來越稀少,可能促成人類爭奪衝突與相互傷害。

「永續與和平是站在同一邊的。」當顧及環境永續,人類尊重自然環境,確保資源足夠使用,人類和地球才能更長久地存在於宇宙之中。人類需要做出改變,看起來遠大的目標,或許令人卻步,政府、學界、公民個人如果都各自做出一部分的改變,那麼這些改變將造就極大的不同。

作者簡介

徐瑜棉

臺北出生桃園長大,在花蓮認識自然,於淡水生根茁壯。曾修習微生物研究,生命科學系畢業後於咖啡店、書店流轉磨練,爾後重新進入英文系所,從頭學習西洋文學,碩士論文研究關注女性主義、LGBTQ+ 文化,認為「不一樣」並非不正常而是獨特,目前從事自己熱愛的文字工作及英文教學,喜歡聽歌、烹飪、跑步和畫畫。

回本期目錄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