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的「愛山」行動 「太魯閣國家公園保育志工」榮獲全國績優志工團隊
太魯閣國家公園高山林立,全區約有一半是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名列臺灣百岳的高山有27座,其中南湖群峰、中央尖山、奇萊連峰、合歡群峰都是許多山友喜歡的登山路線。此外,還有許多步道,每天都吸引無數遊客造訪。要維護幅員如此廣闊的山野地區,除了國家公園管理處之外,背後還有賴一支堅實的團隊默默付出,那便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保育志工」,而這支團隊今年在衛生福利部主辦的志工團隊選拔中,榮獲「全國績優志工團隊」的殊榮。
如果您攀登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的高山,或是在步道上健行,也許有機會遇到保育志工,他們可能正在登山巡查、淨山、維修山徑上的設施,或甚至正在協助山難救助的工作。太魯閣國家公園保育志工民國89年成立,目前共有144人,來自社會上各種行業,也都各具專業,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愛山」。因為「愛山」,他們以最實際的行動維護山野自然環境與生態;也因為「愛山」,他們真心誠意的為走進山野的山友服務,希望受到山吸引而來的山友,都能在友善、潔淨、安全的環境中,體驗臺灣山林之美,接受山的洗禮。
「在這樣的理念下,他們除了利用工作空檔,入山執行保育巡查工作外,也將山區的概況迅速回報,有時甚至集結各種專業領域的志工夥伴,完成設施的改善。例如,他們陸續協助完成太魯閣國家公園7座高山避難山屋室內的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照明系統,這便是由具有機電專長的保育志工研發,他們備妥各種材料,召集夥伴一一揹負上山,安裝完成,並隨時維護,保持照明系統穩定運作,提供山友安全又方便的登山環境。
而「麥德姆」、「蘇迪勒」颱風過後,保育志工進行災後步道巡查,發現南湖山區鋁屋廁所鋼索斷裂屋體分解、步道受損且多處倒木等災情,他們也很快地進入南湖山區修復鋁屋廁所、清除路障、架設警示繩等,確保登山安全。也有保育志工在保育巡查中回報,奇萊東稜登山步道中,部分斷崖路斷繩索老化磨損,有安全疑慮。於是號召志工夥伴費時8天的時間,攀越多處斷崖完成步道繩索的改善,大大提升登山步道安全性。
除此之外,太魯閣家公園管理處於103年度招訓一批具有高山搜救專長的保育志工,一方面在高山避難山屋駐站執勤時,可以在第一時間協助山區意外救援,另一方面也可以協助消防單位參與山域意外事故的救助工作。而近年來,他們已實際參與多起救援工作。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楊模麟處長表示,每年約有10萬人次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登山健行,因此登山安全與山區環境維護是很重要的工作,而保育志工以最具體的行動保護山林,也努力營造一個更安全的登山環境,貢獻非常多。能榮獲「全國績優志工團隊」對保育志工及太管處都是很大的肯定與鼓勵,也是實至名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