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公園無障礙 再公告2處活動場所

為方便孩童、高齡者或行動不便的民眾親近國家公園,一窺臺灣獨有的山巒水域美景,內政部營建署積極建構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針對活動場所的出入口、通路、使用區域等提供友善設施及標示,並由內政部公告為無障礙活動場所供民眾使用。

公告活動場所 提供無障礙使用

依據104年10月22日頒行的「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國家公園內的無障礙活動場所應由內政部公告。繼106年1月4日公告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戶外無障礙步道暨周邊無障礙環境」、7月4日公告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無障礙環境」及今(107)年3月12日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遊憩區無障礙步道」等3處活動場所後,7月24日再次公告位於墾丁國家公園之「最南點無障礙步道」及「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步道」等2處活動場所。

推行無障礙計畫 105~108每年提供1條無障礙步道

營建署表示,國家公園多位於地形崎嶇的山林或濱海地區,建立「無障礙」環境深具挑戰性,為因應臺灣高齡化社會及行動不便者的需求,該署於99年推動「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在不違反國家公園設立宗旨的前提下,目前重要景點已可提供優質無障礙環境。另為提供更完善的友善設施,104年進一步修訂計畫,國家公園於105年至108年每年提供至少1條無障礙步道。

整建因地制宜 5處活動場所各具特色

今(107)年7月24日公告之「最南點無障礙步道」長約472公尺,步道終點為臺灣最南點觀景平臺,能同時跳望太平洋及巴士海峽的美麗景觀,「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步道」長約550公尺,連接龍鑾潭及位於潭西的自然中心,可觀賞留鳥、候鳥生態及四季潭景,兩步道皆寬敞平緩(寬度約3公尺);另已公告之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戶外無障礙步道暨周邊無障礙環境」長約164公尺,克服崎嶇地形與10公尺高差,可安全舒適地登高眺望貓鼻頭美景;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無障礙環境」長約280公尺,設置2座賞鳥亭、賞鳥棧道及6處無障礙賞鳥窗口,讓行動不便者能共同參與賞鳥活動,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長約1,800公尺,沿著鬱閉森林下的步道可到達雲霧籠罩的二子坪遊憩區,這5處已公告之無障礙活動場所皆適合闔家三代同遊,各具特色。

運用通用設計觀念 提升無障礙服務品質

內政部指出,國家公園將在秉持國家公園保育宗旨的前提下,從「無障礙設計」跨越到「通用設計」的觀念,持續改善建置無障礙環境,提供更完整的無障礙旅遊服務,以建構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網絡藍圖,讓更多行動不便者親近國家公園,並透過生態體驗與落實環境教育,致力臺灣國家公園永續經營管理向上提升進化。

墾丁國家公園最南點無障礙步道 共兩張圖
墾丁國家公園最南點無障礙步道
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步道共兩張圖
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