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國家公園戰役史蹟保存維護計畫── 口述歷史訪談及文物典藏計畫》成果發表會(臺北場)

 

為展現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金管處)委託珍火影業有限公司承辦的「金門國家公園戰役史蹟保存維護計畫──口述歷史訪談及文物典藏計畫」階段性成果,訂於107年10月4日13時30分至17時整,假國立臺灣圖書館演藝廳辦理成果工作坊(臺北場),以專題座談方式分享關於戰役、戰爭創傷、軍管生活、軍民相處等綜合性戰役與戰地集體記憶。

作為戰地前線的金門

金門自1949年起至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止,一直處於保衛台海安全的重要戰略地位,在戰爭最前線,金門島上的軍事活動與常民生活密不可分,因而留下可觀的戰役史蹟、設施、文化等資源,更有許多官兵弟兄在此渡過難忘的保家衛國歲月,其生命經歷及其付出貢獻具有時代意義,值得被紀錄與典藏,更可讓後人藉此了解發生於金門之戰役的戰前形勢、戰役經過,並且得以緬懷歷史,學會珍惜和平的可貴,爰規劃辦理「金門國家公園戰役史蹟保存維護計畫──口述歷史訪談及文物典藏計畫」。

金門國家公園戰役史蹟保存維護計畫

金管處表示,歷經一年半的口述歷史蒐集,訪談對象涵蓋經歷過重要戰役的參戰官兵三位:卜功治先生、胡定遠先生、林恆雄先生;曾服役於金門島上的駐防官兵四位:顏忠誠先生、莊謙亮先生、瓦歷斯.諾幹先生、楊進雄先生、洪彩鑾女士;以及生活在戰爭之下的金門鄉親二位:洪志合先生、黃振良先生。其中參與古寧頭戰役者一位;參與或經歷九三砲戰及八二三砲戰者共五位。駐防官兵則上自司令官、上尉連長、士官及特殊兵種──海龍蛙兵及護理人員等,觀照面多元紛呈,均有其特殊性。

見證金門戰地時空變遷的軍民生活

受訪者中,參戰官兵卜功治營長現年104歲,當年實際參與過古寧頭大戰的官兵多已凋零,其訪談影像更是彌足珍貴;今年八月仙逝、享年98歲的胡定遠士官長,經歷過九三砲戰,更於訪談中留下其敘述作為金門第一代蛙人的特殊經歷之生動影像;三進三出金門的林恆雄將軍,經歷過八二三砲戰、單打雙不打、中美斷交,完整見證了金門戰地政務的歷史軌跡。

而駐防官兵中,歷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福建省主席的顏忠誠將軍當年棄文從武、毅然投入軍事保衛家園,是金門子弟從軍之表率;陸軍少將莊謙亮從裝甲基層軍官到裝甲兵連長,後並轉往學術發展,對於裝甲作戰的戰術、戰略及各項裝備皆頗有心得。擔任海龍蛙兵的楊進雄先生專責海上偵察突擊及運補任務;瓦歷斯.諾幹先生及其父親(參與八二三砲戰)與大弟均在金門服役,以臺灣原住民的視角談論駐防金門事蹟;洪彩鑾護理長於戒嚴時期赴金任職於花崗石醫院外科病房,其口述歷史讓人得以一窺如今已然荒廢的花崗石醫院,當年如何守護著戰火中的金門軍民。

金門鄉親部分,透過訪談洪志合先生可略知一般人所陌生的戰地軍郵;在戰火中成長,並作為一名前線教師、投入金門文史研究近30年的黃振良先生,歷經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其老家村莊後面就有砲陣地,可謂見證金門戰地常民歷史的最佳代言人。

成果發表會(臺北場)誠摯歡迎各界蒞臨指導

目前,本計畫的訪談拍攝業已完成,規劃訂於107年10月4日13時30分至17時整,假八二三紀念公園內之國立臺灣圖書館B1演藝廳舉辦臺北場的成果工作坊。本次活動,除呈現與展示計畫成果外,還邀請了對金門有重大貢獻的胡璉將軍之孫胡敏越牧師、於823戰役為國捐軀的吉星文將軍之子吉民立先生擔任致詞嘉賓。

又今年適逢823戰役60周年,特於活動中舉行兩場座談會──「口述歷史受訪者座談會」暨「金門戰役陸海空參戰官兵座談會」,一起來回顧、探討及省思金門戰役對他們當時及後來的影響,同時也開放記者與觀眾的提問與回答,希望讓大家也可以聽到歷史課本上沒有寫出來的故事,為金門國家公園增添更豐富的人文內容與遊覽價值。

本活動開放民眾自由入場,誠摯歡迎各界蒞臨指導,進行多元面向的交流與討論。

 

營建署金管處1070919口述歷史訪談者fix
金門國家公園戰役史蹟保存維護計畫──口述歷史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