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保育艱辛歷程 國家公園新書出版 用愛實踐 聽好故事 開臺灣生態永續太平
閱讀的方式不斷在革新,出版內容及型態趨向多樣化的今日,國家公園為滿足愛自然、愛閱讀及愛護國家公園的大小朋友!規劃不同類型的出版品,包括《為愛出行》解說專書、《山海紀行》臺灣國家公園研究調查紀實影片、《東沙守護神》及《好想要回家》等兒童繪本。解說專書用報導文學的角度,描繪國家公園劃設沿革輪廓與多元臺灣之美的樣貌,調查紀實影片訴說科學研究無名英雄長年來的努力成果,繪本故事傳達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與讀者互動思考環境議題,本期好書推薦期待透過多元媒體傳遞國家公園理念,鼓勵全民閱讀、走入自然,藉由閱聽,體會臺灣國家公園的生態歷史,引發大小讀者可以自己設定一個具指標意義的國家公園預想圖,並為共同守護國家公園而努力。
《為愛出行》原來,山川海洋都不是永恆不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意恬淡靜好,讓人神往,彷彿只要安貧豁達,與世無爭,自會有一片可以種豆栽菊的田園,一座可以悠然仰望的山。就如熱愛臺灣的博物學家鹿野忠雄所說: 「凡人變異、惟山永恆」。
然而,《為愛出行》這本書卻告訴我們,如果不是早年國家公園推動者,和一群熱愛自然,投身保育的有識之士挺身而出,如今深邃神秘的玉山國家公園可能會有一條公路穿過,煙塵擾攘。絕壁千仞的太魯閣峽谷,也可能因為築壩發電,開採水泥礦而面目全非。臺灣最大的潟湖,則是填平設置工業區,然後一支支煙囪豎起,指向灰濛濛的天空。原來,山川海洋都不是永恆不變,惟有時時警醒,珍惜寶愛,我們才能擁有一片自然淨土。
國家公園的前輩先行者和崗位上的所有同仁,三十多年來在保育野生動物、保存文化史蹟,營造永續美好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各方面孜孜矻矻,《為愛出行》說的就是這裡面許許多多可愛又可貴的故事。回首這些動人的故事,我們自我期許,不但要接棒出行,更要擴大、深化國家公園的影響力,讓國家公園作為臺灣的品牌,行銷全球。

《山海紀行》研究工作實況全紀錄 寫真精彩影片曝光
《山海紀行》是營建署歷經3年所製作的影片,在107年年底正式發行,影片內容節錄蝙蝠、水鹿及珊瑚的調查研究,可作為中小學自然科學課程運用及環境教育教材,也可提供各界進行公民科學家調查研究參考。
臺灣自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以來已逾30年,每年都有非常多的保育與研究工作者,在國家公園進行研究調查;有的透過研究學者、專家的協助,有的是國家公園同仁與志工夥伴的自力研究,有的則是和在地部落及社區合作,透過結合輔導在地產業轉型,發展生態旅遊,由部落社區居民積極自發地參與保育,這部影片正是記錄下這些研究調查過程,讓我們知道這些長年無數付出精力與智慧的無名英雄的努力。
甚麼原因讓這些保育研究工作者,從心理覺得藉由研究調查來了解自己生存的自然環境,是一件歡喜、且有意義的事?從影片中你將會發現正是因為臺灣生物多樣性高,在野外調查中不斷發現的驚奇,正是讓他們持續樂此不疲、投注心力、許諾用生命來保護這塊土地的動力。
世界保育聯盟(IUCN) 熊類專家群組主席大衛‧賈瑟利斯(Dr. Dave Garshelis)曾說「當一個人走入田野,開始蒐集資料,他就自動成為保育人士了,因為他們已身歷其境」相信任何人只要走進台灣國家公園美麗的土地開始投入關注各種動、植物以及他們的棲地,肯定將訝異於他們的奇妙行為而愛上這片土地,自然而然與大家一起攜手共同守護我們的國家公園。

《好想要回家》幫小山羌找家 新解家的定義
《《好想要回家》繪本藉由小山羌迷路為開端,由臺灣獼猴陪伴尋找回家的過程,帶領大家探索壽山的特色動、植物及認識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地質環境、自然生態等等。以圖的巧思安排為畫面說故事,逃逸的家犬出現在繪本不同頁面中,人為引入的狗,會對住在壽山上的物種造成生存的威脅。期盼透過繪本,建立正確的保育觀念,同時也讓小朋友們了解保護自然環境應有的正確觀念和行為。
《東沙守護神》海洋生物有難 人人齊心行動
《東沙守護神》繪本內容藉由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內常見的生物們,包括: 檸檬鯊、翻石鷸、海龜、螃蟹、珊瑚、魟魚及海草等等遭遇非法漁民獵捕的壓力,過程中每一種生物都想盡辦法,極力保護牠們所生活的環境,最後發現人類其實也是可以幫助牠們,希望可以藉此建立起正確的環境保育觀念,同時在繪本中也傳達要積極減少使用塑膠製品,避免製造海洋垃圾,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東沙的守護神。


以上出版品皆可於國家書店(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五南文化廣場(臺中市中區中山路6號)及三民書局(臺北市重慶南路1段61號)及其網路書店購買。另《山海紀行》影片中、英、日等3種語言版本,《好想要回家》及《東沙守護神》繪本動畫,已經上傳youtube臺灣國家公園影音平臺官網,歡迎各界上網觀賞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