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籲民眾遵守國家公園入園申請規定,強化登山安全自主管理

自政府宣示山林開放政策以來,獲得社會廣大迴響。依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資料顯示,109年1~8月經許可進入高山型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域者,計有18萬554人,與去年同期成長37.27%;同期發生在高山型國家公園之山域意外事故計有113件,也較去年同期增加41件,成長56.94%;另外,同期未經許可進入園區等違反國家公園法而受裁罰案件雖無明顯增加,但也有高達41件。

強化登山行前準備,維護自身登山安全

近期陸續發現有部分山友因為體力不支、裝備不足(如未攜帶頭燈、哨子等)而請求救援,不僅讓自身暴露在危險風險中,也讓國家公園與警消救難人員疲於奔命,消耗大量救援資源。因此,內政部營建署提醒山友,從事登山活動前,應強化「風險認知」、「資訊蒐集」、「行前訓練」、「裝備整備」與「禮儀秩序」等行前準備事項。

有別於一般體育運動,登山是具風險性的戶外活動。造成山域意外事故的原因包括:迷路、墜谷、疲勞、高山症、疾病、落石、創傷、天氣惡劣、動物攻擊及雷擊等,山友行前必須要對自己與同行夥伴之體能、健康、裝備、經驗等,以及攀登山域之地型、氣候、路程等進行風險評估,強化行前訓練與裝備整備,並利用國家公園與氣象局等政府機關網站,掌握最新路況、天候資訊,登山過程中,啟動「天候3層檢核」措施,當遭遇惡劣天候時切勿冒險繼續上山,適時設定折返點下撤,以避免因崩塌落石或溪水暴漲而受困山區。

強化入園查核,落實國家公園入園申請規定

太魯閣族人的音樂、舞蹈與工藝來自與大自然共處的生活經驗,因此透過音樂、舞蹈與工藝,可以看見太魯閣族人的文化內涵。為了讓民眾了解太魯閣因應登山人數短期內大幅成長,內政部營建署特別強調,開放山林、解除對山的管制,不代表民眾可以放任在山林恣意破壞環境與設施,民眾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或使用山屋,仍應依法申請,切勿未經許可進入園區或變更登山計畫路線而入住山屋佔用床位,國家公園管理處與警察隊同仁將會持續加強園區巡護查核,以維護山區環境與登山秩序,保障合法申請住宿之山友權益。

遵守山屋禮儀與入山規範,營造優質登山文化

為落實山林開放政策之良法美意,內政部營建署將本於「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責任」等原則,持續精進各項管理服務措施,也會持續加強巡查取締,並呼籲山友遵守山屋禮儀,遵循入山規範,營造臺灣優質登山文化,並確保自身登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