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行政院山林開放政策及5大施政主軸

108年10月21日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在「向山致敬」記者會上宣示山林開放政策,內容包含以下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與責任等5大主軸。回顧過去一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大流行,造成國際旅遊停滯,國內旅遊大爆發,更多人選擇登山作為後疫情時代的旅遊選擇。因此,為落實山林開放政策之良法美意,本署持續精進各項管理服務措施,包括:

一、開放山林,簡化管理:

(一)針對登山步道全面開放申請,取消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之登山能力或經驗證明審查,改以申請人線上自行檢核方式辦理,同時也將進入生態保護區之申請截止期限由7天至15天前,一致縮短為5天前。

(二)申請許可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29萬5,731人,較108年同期增加7萬1,854人,成長32.1%。

二、資訊透明,簡化申請:

(一)優化「臺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整合國家公園入園申請(太魯閣、玉山、雪霸)、警政署入山申請,林務局山屋及營地申請(檜谷、嘉明湖、天池)與林務局自然保護(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提供民眾一站式申請與查詢服務,目前受理3,948筆申請案。

(二)109年底完成新增申請案件審查進度主動通知服務、提供路線難度分級及山友入山經驗資訊等功能。

三、設施服務,便民取向:

(一)推動國家公園山屋整體改善計畫,預計113年完成山屋整建16座,新建山屋12座。截至109年底已完成整建10座。

(二)於國家公園內設置可通訊標誌386面。

四、登山教育,落實普及:

(一)召開登山安全實體講座20場,參加人數1,581人次。

(二)辦理網路媒體宣導,臉書宣導1,339則,觸及人數約1,100萬人次;官方網站宣導89篇,瀏覽人次約5萬人次;新聞媒體報導183則。

(三)以電子郵件主動發送登山注意事項給取得入園許可的山友,宣導登山安全。

五、責任承擔,觀念傳播:

(一)配合國家賠償法第3條修正,針對國家公園之困難地形或高風險區域,設置警告標誌,充分揭露環境資訊,落實登山風險自負精神。

(二)宣導無痕山林與山屋禮儀,培養友善環境、負責任且具永續性的登山文化。

本署未來除持續辦理環境教育與登山安全宣導,強化山友登山風險評估、安全自主管理以及應變自救能力以外,也將積極整合國家公園範圍內步道、牌示系統,優化「臺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提供充分的登山資訊,以服務山友。

山林開放政策已獲得社會廣大迴響,如果您因登山而體驗到自然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療癒身心的好處,希望您也能協助推廣正確的登山安全與無痕山林觀念,共同營造安全、秩序、友善環境的登山文化,讓山林開放政策得以永續推動,並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與肯定。

合歡北峰上的玉山圓柏(107年國家公園攝影比賽衛志瑋先生得獎作品)
合歡北峰上的玉山圓柏
(107年國家公園攝影比賽衛志瑋先生得獎作品)
整建後的七卡山莊
整建後的七卡山莊
手機可通訊點標誌
手機可通訊點標誌
手機可通訊點標誌
手機可通訊點標誌
在雪山主峰下志佳陽線之碎石坡設置導引樁
在雪山主峰下志佳陽線之碎石坡設置導引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