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警戒降2級後 陽管處籲遊客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撿拾」三原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疫情警戒自7月27日起降級級,至今全國疫情警戒維持第二級,國人在遵守防疫規定下,也能適度接觸大自然。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稱陽管處)表示,園區位於大臺北都會區內,擁有豐富生態資源,為民眾從事休閒遊憩活動及自然生態體驗的好去處。近期也觀察到假日遊客量及車流量日漸增加,然先前因疫情期間限制而較少人為活動,使野生動物對人類警覺性較低,疫情降為二級之後,民眾在園區內巧遇野生動物機會增加,呼籲開車出遊民眾務必減速慢行,並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撿拾」三大原則,以維護生態保育及自身安全。
提醒遊客不擅離步道 勿帶走任何自然資源
陽管處表示,現正逢本處園區內火山口草生地內向天池「蚌蟲」及「鵠沼枝額蟲(俗稱豐年蟲或豐年蝦)」等獨特生物的發生季,為保護國家公園特殊火山口生態系,請遊客行走於步道上,同時避免不必要的人為干擾,如個體捕撈、棲地踩踏等行為,更不可任意帶走區內任何自然資源。
遇到野生動物切忌接觸、餵食及撿拾,違者依法裁罰
陽管處再次呼籲民眾,面對野生動物請務必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撿拾原則,遇到野生動物時請保持適當距離,如發現野生動物有特殊狀況,應立即通報陽管處,勿擅自撿拾。民眾如發現有違反上開行為,請立即聯繫陽管處(電話:(02)2861-3601)或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四大隊(電話:(02)2861-3609),經查證屬實依據國家公園法及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域內禁止事項進行裁罰。
陽管處最後表示,民眾於疫情期間外出,仍請做好自身防護,配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在享受國家公園的自然美景之餘,也為園區內野生動物、生態棲地環境與自然保育盡一份守護的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