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墾丁國家公園舉辦「走讀斯卡羅」活動

近來因取材於真實歷史的公視電視劇《斯卡羅》引發高度討論,觸動民眾對台灣歷史的追尋熱潮,而羅發號事件發生的歷史現場及戲劇的主要拍攝現場都位於恆春半島,並多處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區域內。為了增進大眾對國家公園人文資產的了解,認識恆春半島重要的歷史事件,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將與後灣社區於111年1月15日及2月13日,舉辦2梯次「人文小旅行—走讀斯卡羅」活動,每梯次名額25人,報名費用每人500元(含社區風味餐ヽDIY材料費),活動原價為650元,為慶祝墾丁國家公園38週年處慶特惠價,歡迎前往官網報名

羅發號事件,琅嶠躍上世界歷史舞台

恆春半島三面環海,素以豐富的的海洋資源及美麗的珊瑚礁聞名,然而這對海面上往來航行的船隻而言卻是潛伏的危機;加上夏季颱風、冬季落山風的興濤作浪,以及強勁的黑潮洋流,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歐美船隻往來南中國海時,難船事件頻仍,因而改寫了恆春半島百餘年來的歷史命運。

清同治六年(1867年),美國商船「羅發號」由汕頭赴牛莊途中,於七星嶼附近觸礁,船長夫婦與水手於台灣南岬海灣登岸,遭龜仔甪社(今社頂)原住民襲擊,僅一名華人水手倖獲逃生。此事件後由琅嶠當地各族群與美國、清廷折衝協調而締結「南岬之盟」。

走讀羅卡羅,沉浸式的歷史體驗

以「走讀」的方式,親自至歷史事件的發生現場,體驗實境的地理環境ヽ位置ヽ氣候、地景、在地產業、風土人情,將使歷史更具立體感或有另一番「沉浸式的體驗」。「人文小旅行—走讀斯卡羅」活動,將帶領遊客登上龜山,遠眺鳥瞰射寮、柴城、統埔、保力四聚落及斯卡羅三股頭貓仔社ヽ四股頭龍鑾社領地;再前往福安宮觀賞「劉提督碑」;而後實地踏查統埔、保力等聚落;並備有後灣社區別具特色的「硓?石鹽風味餐」及鹽平安瓶DIY活動。

龜山山頂鳥瞰琅嶠灣與各聚落
龜山山頂鳥瞰琅嶠灣與各聚落
車城福安宮的「劉提督碑」
車城福安宮的「劉提督碑」
統埔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統埔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