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國家公園四通計畫通盤檢討審議通過 待行政院核定
營建署表示,依據近年生態及人文資源調查結果及課題分析,玉山國家公園計畫既有規劃已無法滿足現有使用需求,為使經營管理更臻合理完善,107年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計畫第四次通檢作業小組,經過8次召集會議討論及辦理公開展覽、地方說明會等來廣納民意,並擬具「玉山國家公園計畫(第4次通盤檢討)」書圖草案,提報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經3次專案小組審議後,在111年6月17日召開的第133次委員大會審議通過並依決議修正後,在8月16日陳報行政院核定中。
玉山四通提昇文資保存及生態環境保護效益
營建署表示,玉山不但是臺灣最高峰,還包含古老地層結構及斷崖、峭壁、峽谷等奇麗地景,此間生態受高山深谷地勢切割造成垂直各異的植群帶與動物棲息,從亞熱帶到亞寒帶一應俱全,還有清八通關古道、佳心舊部落等文化史蹟,以及布農族原住民部落東埔部落,區域內動植物及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於71年經行政院核定國家公園計畫範圍,74年發布實施玉山國家公園計畫並成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致力保存臺灣珍貴生態、地景、文化與歷史資源。
營建署進一步說明,自計畫實施以來已辦理三次通盤檢討以符合實際經營管理需求,本次玉山四通計畫修正重點包含:配合GPS定位調查重製清八通關古道路線、配合登山路線微調中之關、八通關古道等區域之土地分區、配合布農族佳心舊部落指定為文化景觀變更分區、因關高地滑現象變更遊憩區為一般管制區、將東埔村及富村原住民保留地變更為一般管制區(一)以及修正保護利用管制原則等項,已於大會討論決議依專案小組建議修正計畫書圖通過,並授權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擬定一般管制區(一)細部計畫,即針對東埔部落聚落空間需求研擬配套方案,以保存原住民文化特色並兼顧防災公共安全與整體環境景觀。
東埔管一細部計畫致力擘劃部落發展與環境永續多贏目標
營建署指出,玉山園區就像進入縮小版的原始臺灣般多元富饒,為了保護臺灣核心森林生態多樣性以及核心地帶先民生活屯墾的人文史蹟、以及雪水滋養匯流出臺灣三大水系源頭地景環境,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生態玉山、服務玉山、臺灣聖山、國際名山」為願景目標,像處徽所示將整合各單位業務發揮綜效,持續深化地方合作夥伴關係,未來待行政院核定四通計畫後,將持續辦理東埔部落所在之一般管制區(一)細部計畫與相關配套方案擬訂及審議作業,盼能在兼顧保育與尊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前提下,提昇部落生態、生活、生產環境,與地方共創發展雙贏局面,優化國家公園整體經營管理績效與遊客服務品質,並達成世世代代的永續經營。

設計說明:玉山國家公園範圍所轄有漢文化(右邊圖騰)與原住民文化(左邊圖騰)和諧共融,同時靠人類的雙手及智慧共同維護這片好山好水下的動物植物等生物資源,讓大地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