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屋修復活化再利用 金管處有效提升傳統建築效益

為促進傳統建築保存及活化利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金管處)自85年開始,針對聚落內無人使用且具歷史文化、保存價值之傳統建築與所有權人進行協商並取得經營管理權,在不破壞傳統建築樣貌下進行建物修復。修復後的活化方式,除了作為解說展示館及社區工作坊外,亦以標租方式委託經營民宿及特色賣店。截至目前為止,活化標租作為民宿及賣店共82棟,有效提升傳統建築使用效益,並帶動金門觀光遊憩發展及活絡在地經濟。

致力傳統建築保存逾20年 修復經費約7.5億元

金管處表示,金門國家公園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園區範圍內有漳泉樣式的傳統閩南聚落及清末民初外出經商僑民所引進的洋樓建築,惟多數已無人居住,任其頹圮,該處肩負國家公園保育及提供國人遊憩之使命,開始辦理傳統建築修復及活化利用,至今已逾20年,取得使用權並予以修復的傳統建築共92棟,修復經費約7.5億元,使聚落文化得以永續發展。

持續辦理傳統建築活化 提供遊客多樣化選擇

金管處表示,為提供遊客深度體驗金門傳統閩式建築之美,持續辦理活化標租作業,今年9月又成功完成「水頭13號」、「水頭118、121號2棟合併標租」之民宿標租案,期望未來經營者能夠結合當地遊憩環境提供各項服務,以提升整體活化效益。截至目前為止,傳統建築修復後,活化標租作為民宿共77棟(73棟為閩式建築;4棟為洋樓),約佔金門地區民宿數量17%,作為賣店共5棟(2棟為閩式建築;3棟為洋樓)。標租民宿之風格各有不同,有現代簡約風、古典藝文風、氣質文青風、綠意庭園風及時尚摩登風等,提供旅客多樣化選擇,有些經營者更結合觀星、賞鳥、水上SUP立槳體驗、在地文化及聚落導覽等特色活動,讓旅客瞭解金門、喜歡金門。

水頭13號民宿內部
水頭13號民宿內部
水頭13號民宿外部
水頭13號民宿外部
水頭118號民宿中庭
水頭118號民宿中庭
水頭121號民宿外觀
水頭121號民宿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