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草創推手王鑫教授辭世 營建署深表哀悼
前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王鑫教授,也是臺灣國家公園成立的重要推手,於今(112)年1月1日辭世,享壽79歲。營建署長吳欣修聞訊深表哀悼並表示,王鑫教授對於臺灣保護區的創立、地景保育等有深遠貢獻,更是國家公園草創的重要推手,是臺灣保育發展的指標人物。
王鑫投身第一線勘查 為臺灣留下寶貴的動植物及地景資源
營建署表示,王鑫教授民國34年出生,畢業於臺灣大學地質學系,後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地質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並投入地理科普教育推廣及協助國家公園創立等工作。
營建署指出,國家公園法在民國61年頒布後,在民國66年選定墾丁為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的預定地並展開相關調查,王鑫教授就是當年投入第一線探勘國家公園珍貴動植物及地景資源的重要關鍵,同時也奠立其與國家公園的深厚情誼。
在此之後,包含玉山、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勘查及生態資源調查、終止75年新中橫闢建計畫及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等,都能看見王鑫教授參與其中,有關黑熊核心族群的保育成效,太魯閣的峽谷景觀保存等,這些累積下來的保育成果,至今能與國人共享,其對於核心國土的保護貢獻功不可沒。
王鑫教授也是第1屆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第1、2屆的理事長、民國91年擔任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UCN)保護區委員會 (WCPA) 的東亞區域副主席等,長期擔任民間與政府的溝通橋樑,致力於國家公園解說、保育工作及環境教育等多面向的工作推動,同時也接軌國際保育趨勢並對外宣傳國內保育成績。另民國95年國家公園季刊創刊起,即擔任季刊編審委員,這幾年即便身體不適,仍堅持親臨審查會議為季刊內容把關,其精神令人感佩。
王鑫教授的貢獻 永為後人緬懷
營建署表示,王鑫教授這一生在教學與自然環境研究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在生活中,他也持續倡議環境美學、人文與多元思考的重要,更鼓勵投身國家公園事務的工作人員要肩負起環境資源守護的角色,供最佳的環境教育場域,讓民眾透過知覺與感官來領略自然,將自然之美永續傳承。這位國家公園草創的推手,對於臺灣保育的貢獻,永為後人緬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