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墾丁蝸蝸樂 蝸牛物種多樣性新亮點 墾丁高口蝸 世界新種陸貝

國立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黃重期博士的研究團隊,在墾丁國家公園社頂一帶進行陸生貝類生態調查,經過比對文獻和國外的標本之後,發現了一個蝸牛新種,特別以產地墾丁國家公園為名,命名為墾丁高口蝸(Hypselostoma kentingensis),已經在2014年發表在學術期刊上。這也是高口蝸屬第一次在台灣發現的紀錄。

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首座國家公園,過去曾經採集紀錄到超過30種以上的陸生貝類,現在又新增加一種台灣特有種。黃重期博士表示,這幾年來,即使是在像墾丁這樣的台灣低海拔地區,仍然可以發現從來沒有被描述過的蝸牛,顯然我們對於這塊土地上物種多樣性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

生物多樣性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也是前人留給我們的遺產,是屬於全體人類共有的,該由我們大家共同去瞭解及維護。



墾丁高口蝸的各個面相圖
墾丁高口蝸的各個面相圖
生態照片
生態照片



文件檔案: 墾丁高口蝸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