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多樣性及水資源演講,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濕地因同時具有水域與陸域環境等多樣棲地,蘊含豐富之生物資源,為讓民眾能更加了解濕地豐富之生物資源及參與濕地保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訂於104年3月12日上午10時及下午14時於中山林遊客中心小簡報室辦理濕地多樣性及水資源演講,邀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邱郁文助理研究員及嘉南藥理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黃大駿副教授蒞處分享其濕地研究成果。
金門為一大陸型島嶼,因鄰近中國大陸九龍江口的廈門海灣,加上海岸曲折且地形多變,形成多樣之沿海濕地,造就金門高度多樣性之濕地生態系。然近年來軍管結束後,面臨人為發展之影響如土地利用改變、水質汙染等,對於金門自然環境及濕地均造成不小的變動,在符合生物多樣性原則下,達到社會發展與自然和諧共生之明智利用將是今後重要課題之一。金門國家公園訂於104年3月12日上午10-12時於中山林遊客中心小簡報室由邱郁文助理研究員主講,題目為「從里山到里海-人和自然和諧的保育概念 」,透過適當的資源管理及生物多樣性維護,將保護區內農林漁業等與區域特性自然資源生產明智利用,並強調永續經營這片土地及海域以保存生物多樣性(詳如附件一);下午14-16時則由黃大駿副教授主講,題目為「水生生物CSI-談水域公害鑑識」,水資源為生存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也是文化的起源;然因人為(廢水及環境用藥等)或自然因素(寒害、缺氧及藻華等)引起等水域公害時,藉由水生生物和現場所透漏的些微蛛絲馬跡,經過專業的辨識分析,來判斷造成異常發生的原因;歡迎有興趣之民眾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