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任登山 守護自己也守護救援資源 未依規定申請或攜帶裝備入園登山將依法開罰
近來奇萊東稜、雪山、玉山線接連傳出因積雪受困失溫、滑落山谷等山難事件。內政部國家公園署今(24)日表示,目前仍於公告雪季期間(至3月31日),登山者如果沒有取得入園申請許可或依規攜帶雪地裝備(如岩盔、冰爪、冰斧)而發生意外,將依《國家公園法》裁罰或面臨最高禁止入園3年處分。
國家公園署指出,目前各部會正積極合作,致力於建立登山安全制度,包括讓民眾負責任登山,推動第三方留守平台,確保掌握登山者動向;鼓勵下載離線地圖,以降低迷途風險;要求攜帶具定位裝置通訊設備,以提升救難效能。這些措施的目標,在於強化國人登山安全與負責任登山態度,而非限縮山域開放。另外也須從登山「教育」與「知識的普及」著手,培養正確的登山觀念與技能,使登山者能夠自主評估風險、做好行前準備,從根本降低意外事故發生。
國家公園署強調,為降低登山風險,出發前請務必查詢山區天氣與道路狀況,隨時保持警覺,切勿因山下天氣不錯就冒然前往。登山時應穿著防寒保暖衣物,以應對嚴峻環境。若行程涉及高山雪地攀登,務必誠實評估自身體能與技術,必要時應考慮延期或更改行程,避免發生意外。同時,行進間應遠離懸崖或落石危險區域,保持高度警覺,確保自身安全。
國家公園署呼籲,民眾在體驗臺灣山林之美前,務必確實做好體能評估、擬訂行前計畫及緊急狀況應變等,多方掌握資訊,作好萬全準備,維護自身安全也守護救援資源,透過政府與登山者共同努力,遵守規範、尊重山林,才能確保登山活動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