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舉辦「人文小旅行-民俗植物之旅」活動
![]() |
「人文小旅行-民俗植物之旅」活動 |
端午節即將來臨,恆春半島的月桃粽有著獨特的芳香;當地的排灣族人也利用月桃葉鞘編織實用的月桃籃、蓆;早年恆春在地的孩童喜愛的野果是毛柿、欖仁或台灣海棗等。為了引領民眾認識恆春半島有趣珍奇的「民俗植物」,以及原住居民與這些植物微妙的互動關係,藉以保存先民珍貴的文化遺產,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於105年5月21日舉辦「人文小旅行-民俗植物之旅」活動,名額30人,額滿為止。報名費用每人200元(含茶點、解說、資料、保險、DIY材料費),歡迎上網報名。網址:http://www.ktnp.gov.tw
史前人類採食野果,神農氏嚐百草而發現許多可治病的藥草,有巢氏構木為巢,作為棲所。有文字記載以來,人們對植物的應用充分呈現在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生命禮俗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植物也是經常運用的材料。這些與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醫藥、宗教、禮俗相關的植物,則通稱為「民俗植物」或「民族植物」。
恆春半島由於氣候特殊,孕育出有別於台灣其他地區的獨特植物區系,先民對植物利用的方式也大異其趣。恆春半島同時也是個族群融合、文化相豐富的區域,此區分佈的原住民族有排灣、阿美、卑南及平埔族。從原住民的文化中,可以發現許多平地人所不知道的植物功效。在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和野生植物的互動依存密切而頻繁,而原住民與植物之間的故事,也相對得較多並且富有趣味性。
此次活動先在遊客中心進行室內的植物專題介紹,再前往社頂自然公園展開民俗植物生態觀察,並可品嚐民俗植物所製成的小吃、以及參與民俗小物DIY活動,凡有意參加的民眾,自即日起請上網或電洽墾管處解說教育課報名。
墾管處提醒參加活動的朋友,別忘了視天氣狀況攜帶遮陽防風衣帽或雨具、茶水等,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墾管處再次熱情邀請大家大手牽小手,一起前來享受墾丁獨特的自然人文之美。
![]() |
「人文小旅行-民俗植物之旅」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