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南方四島與東"鯊"生態大發現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預定於105年5月20日(星期五)在高雄都會公園遊客中心辦理「2016保育研究成果發表會」,活動邀請多位生態學者分享澎湖南方四島與東沙島的植群景觀,以及東沙環礁的檸檬鯊生態、候鳥及留鳥生態、大型海藻等眾多物種的調查發現。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於96年,環礁地景歷經萬年積累形成,具珊瑚礁、潟湖、海草床、島嶼、大洋等多樣棲地與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成立於103年,陸域具有玄武岩火山及傳統文史建築等特殊地景,島周為珊瑚礁生態系,因此形成臺灣海峽南方的重要海洋生態熱點。
東沙島由珊瑚碎屑構成沙洲島,澎湖南方四島則為玄武岩火山島嶼,這兩處國家公園的植物相均和臺灣本島有明顯的不同。而東沙島位於南海候鳥遷徙路徑的中繼點,候鳥遷徙與臺灣本島的情況也略有差異,其中僅白腹秧雞留在東沙島建立繁殖族群。
海管處表示,經過3年研究成果的累積,目前發現東沙島周邊為尖齒檸檬幼鯊成長的良好水域,且物種基因歧異度顯著高於東南亞周邊國家,具有很高的生態研究價值。東沙大型海藻調查本次橫跨2個年度,挑戰最艱鉅的海洋冬季調查,並將成果彙整為「東沙海藻生態圖鑑」1書。
新書將辦理分享與有獎徵答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並請利用海管處線上報名系統(http://signup.cpami.gov.tw/)完成報名程序,相關更新資訊請參考海管處網頁(http://www.marine.gov.tw/)。
![]() |
![]() |
圖1. 澎湖南方四島為典型的草原形植物相, 右下側為林投灌叢 (圖為東吉嶼)。 |
圖2. 東沙島小潟湖周邊以海岸灌叢植物為優勢景觀。 |
![]() |
![]() |
圖3. 東沙島周為尖齒檸檬幼鯊成長的優良水域, 海管處近年委託成功大學於東沙進行個體標放研究。 |
圖4. 白腹秧雞為東沙島目前唯一留棲繁殖的種類, 圖為親鳥帶領幼鳥飲水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