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國家公園海岸環境教育課程第二場,邀請『大家一起當蚵男』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深耕環境教育,推動並落實保育核心理念,於105年度特委託金門文化協會規畫並辦理海岸環境教育系列活動,第二場環境教育課程將於7月4日辦理5小時(室內講座2小時,採蚵體驗3小時)「走海岸」活動,歡迎地區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初民經濟發展思維裡,金門海岸線與潮間帶豐富多樣的生物,一直是先民取得蛋白質補給的主要營養源,更據以發展出數百年的石蚵養殖產業。石蚵養殖文化具體演示了住民社會與聚落和環境演化互動的過程,據《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的精神,『石蚵文化』這項金門人類與其自然環境互動多樣性的宣示,可說是極其珍貴的『文化景觀』。
海岸環境教育系列活動第二場『大家一起當蚵男』活動於7月4日(星期一)下午1時30分假古寧頭和平園區石蚵文化館辦理,邀請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李佳發老師分享「大家一起當蚵男,金門海岸養殖環境與石蚵產業特色」,室外課程則邀請南山在地蚵農三嬸婆帶領大家深入南山蚵田,進行體驗採蚵擎蚵,了解金門石蚵產業的珍稀性。
本活動自即日起受理報名,有意報名的民眾,可於上班時間電洽金門國家公園解說課(電話:082-313182,陳小姐),額滿為止。另活動提供公務人員環教學習時數,活動全程參與者,將由委託單位核實登錄環境教育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