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05年度保育研究成果發表會

國家公園負有保育及妥善管理台灣自然以及人文資產的核心價值與功能,而玉山國家公園幅員廣袤,是台灣九座國家公園中陸域面積最大的一座,位居重要獨特的守護者角色,除了擁有豐富地形地質景觀、珍貴稀有保育類動、植物,是台灣原生種的種源基因庫之外,在人文史蹟方面,不論遠古、清朝先民遺址、日治時代、抑或是原住民文化,皆具有豐富的歷史陳跡,可供後代子孫深入研究並加以紀錄保存。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玉管處)成立至今已邁入第32年,為有效保育及落實整體自然生態及人文資源的永續經營,每年持續辦理各項研究調查並累積為數眾多的豐碩成果,並透過發表會方式加以推廣。

今年度(106年)在4月7日結合處慶活動,在當天下午舉辦「玉山國家公園105年度保育研究調查成果發表會」,本次發表會主要以105年度在園區所進行的研究調查及保育教育推廣,及以花蓮卓溪鄉與東部園區瓦拉米步道之保育推廣影片為主題進行成果分享,105年研究調查包括「玉山主峰步道沿線高山植物物候與氣候變遷影響之研究」、「玉山地體構造與地質演變」、「玉山園區蝴蝶資源普查與指標物種複查」、「八通關清古道西段勘查」等4項,以及分享臺灣黑熊近20年野外調查的成果推廣宣導成果,即「臺灣黑熊物種保育推廣計畫」;另有安排「來自南安的明信片」影片導演楊湘文先生,介紹並播映這部清新的環境生態推廣影片,今年發表會中另分享由本處員工撰寫及繪圖,且於去年出版的2本充滿童趣的繪本書及筆記書-「裝羌坐視」,及以黃喉貂生態為主題的「做我的朋友」繪本及影片欣賞。

玉管處為了讓國人了解深入園區調查研究工作,未來除了將持續進行保育教育的推展工作,轉化研究調查成果為科普作品或教育手冊,使社會大眾瞭解玉山園區自然及人文資源之特性,並且透過本次的研究成果與出版品的成果分享會,邀請各界機關、團體、學校與民眾的參與,希望經由各領域學者專家與國人的參與,對玉管處在資源的永續利用及保育工作能激發出不同以往的思維,讓玉管處在資源保育與園區的資源管理作到盡善盡美,符合國人對生態保育工作殷切的期盼為目標。

有熊的森林才有靈魂餐墊
有熊的森林才有靈魂 餐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