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補捐助民間團體辦理濕地保育作業規範

法規名稱: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補捐助民間團體辦理濕地保育作業規範
公發布日: 民國 111 年 01 月 20 日
發文字號: 城海字第1119000497號 令
法規體系: 國家公園
圖表附件:
一、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以下簡稱本分署)為協助民間團體推動
    濕地保育工作,加強社區參與濕地保育,推廣濕地環境教育,維護濕
    地生態穩定及多樣性之目標,依據國家濕地保育綱領、中央政府各機
    關對民間團體及個人補(捐)助預算執行應注意事項及內政部各單位
    及所屬機關對民間團體或個人補捐助預算執行管考作業規定辦理,特
    訂定本作業規範。
二、補(捐)助對象:依法登記有案之民間團體或學術研究單位。同一申
    請單位每一年度以接受補(捐)助一次為限。
三、補(捐)助條件或標準:辦理濕地保育工作,每案補(捐)助金額最
    高新臺幣十萬元。但情形特殊者可專案核准提高補(捐)助金額最高
    新臺幣二十萬元,其內容如下:
   (一)濕地保育、復育、環境調查、研究及監測。
   (二)濕地保育相關講習及研討會。
   (三)濕地環境教育推廣活動、教育訓練及研習訓練。
   (四)濕地環境解說、宣導行銷及展覽。
四、經費之用途或使用範圍:
   (一)經費用途為講師鐘點費、專家學者出席費、文宣印製費、場地
         費(辦理講習訓練以洽借機關所在地或鄰近地區之其他機關場
         地為原則)及材料費等作業費用為原則,情形特殊者可專案核
         准經費使用範圍。
   (二)前款各項經費支用應參照中央政府總預算編製作業手冊所定基
         準;受補(捐)助經費涉及採購事項者,應依政府採購法等相
         關規定辦理。
五、申請程序及應備文件:
   (一)申請單位應於活動辦理前十日,具函向本分署提出申請,並檢
         附下列文件:
         1.申請表(格式詳附件)。
         2.申請補助計畫書:內容應包含計畫名稱、目的、主辦及協辦
           單位、時間、地點、參加對象及人數、內容、經費需求明細
           表、經費來源及預期效益等。
         3.登記或立案及現任負責人之證明文件影本一份。
         4.其他與申請補助計畫有關之資料。
    (二)同一案件向二個以上機關提出申請補(捐)助,應列明全部
          經費內容,及向各機關申請補(捐)助之項目及金額。
    (三)申請計畫應依本作業規範檢附相關應繳交文件,所附資料缺
          漏或不完整、未依通知期限補齊者,不予補助。
六、審查標準及作業程序:
    本分署受理申請補(捐)助案件,應於預算範圍內核定補(捐)助
    經費,就下列項目進行審查,並將審查結果函復申請單位:
   (一)申請補助項目之妥適性。
   (二)計畫完整性。
   (三)計畫執行方式。
   (四)預期效果。
   (五)經費編列之合理性。
   (六)經費總額及向其他機關申請補(捐)助之項目及金額。
七、經費請撥、核銷程序及應備文件:
   (一)受補(捐)助單位於計畫執行完竣後一個月內,檢具領款收
         據、相關支用單據、執行成果報告書二份、成果報告書電子
         檔一份及經費收支明細表【應詳列支出用途、全部實支經費
         總額及各機關實際補(捐)助金額】等資料送本分署核銷並
         申請撥款。如未於一個月內提出相關資料申請撥款或未能於
         次年一月五日前辦理核銷者,除有特殊理由經本分署同意外
         ,原核定補助失其效力。
   (二)執行成果報告書內容應包含計畫具體成果與效益、活動照片
         、參與人數及文宣資料等。
   (三)受補(捐)助經費應專款專用,不得挪為他用。
   (四)受補(捐)助單位申請款項時,應本誠信原則對依第一款規
         定提出資料內容之真實性負責,如有不實,應負相關責任。
   (五)受補(捐)助經費於補(捐)助案件結案時尚有結餘款者,
         應按補(捐)助比率繳回。
   (六)受補(捐)助經費所產生之利息及其他衍生收入,應依補(
         捐)助比率繳回。
   (七)同一案件向二個以上機關提出申請補(捐)助,如未列明向
         各機關申請補(捐)助之項目及金額,有隱匿不實或造假情
         事,將撤銷該補(捐)助案件,並收回已撥款項。
   (八)依本作業規範核定之補(捐)助經費各項支用單據由本分署
         保存。
八、督導考核:
   (一)本分署得依所補(捐)助計畫內容、經費使用情形、執行進
         度及執行成效等進行考核,必要時辦理現場查核。
   (二)受補(捐)助計畫如有運用成效不佳、未依補(捐)助用途
         支用或有虛報、浮報等情事,除應繳回該部分之補(捐)助
         經費外,得依情節輕重,停止補(捐)助一年至五年。
九、資訊公開:
   (一)本作業規範登載於本分署網站及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網站
         公開。
   (二)本分署辦理本作業規範補(捐)助案件應將補(捐)助項目
         、補(捐)助對象與其所歸屬之直轄市或縣(市)、核准日
         期及補(捐)助金額(含累積金額)等資料,按季登載於本
         分署網站公開。